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收好生存的希望

作者:  □文学院焦国虎    
2008-06-07     浏览(447)     (0)
  □文学院焦国虎
  一把挂面,一盆猪油,这是一位羌族老奶奶的“家”中剩余的家当。地震突然间爆发,房屋瞬间变成满地瓦砾,曾经的山清水秀如今已是面目全非。地震过后,全村已经断水断粮,为了延续生命,她仅靠着一只眼睛微弱的视力,翻越过陡峭的山坡,在废墟之中找到了一把挂面和一盆猪油。对她而言,这就是生存下去的希望。
  一位抢险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触动心灵的瞬间。生命的坚韧,即使在灾难之中,也依然无法掩盖其光辉,面对着大自然的考验,人们反而更加执着和勇敢。在灾难之中,老奶奶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但庆幸的是,她仍然拥有生命,可以翻山越岭,拨开厚重的灰尘泥土找到食物。在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生存如履薄冰,显得那样渺小卑微;可同时,这种与环境的抗争又是如此顽强。活下去,要活的比以前更好,这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
  我们的心灵为之触动,不只是老人坚强的意志和痛苦的遭遇,更是她身上的淳朴和善良。灾害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重大的威胁。粮食水源匮乏,医疗药品短缺,交通通讯中断,并伴随着不断的余震和山体滑坡。村民们在实施救援之后,当务之急是找到物资维持生命,等待救援的到来。根据记者事后了解,虽然很多村民随时面临着断水断粮的威胁,但当第一批救援物资空投到村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哄抢争夺,将其占为己有。而是背着物资步行两个小时交到了山下的政府,等待统一分配。面对死亡的威胁,老人和村民们依然回到废墟,自己去找寻粮食和水源,大难当前,他们依然保存着善良和理智,这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渴望,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在他们历尽磨难的脸上闪耀。
  照片上老人望着满地废墟,佝偻着腰,低声喃喃地念着:“你们走了,我可怎么活”。令人感到辛酸难过。这场灾难,不仅给生者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也许这种伤痛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尤其是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的老人和孩子,他们该如何面对以后的生活。也许灾难带给人们的悲伤的记忆,远远比身上的伤口更深,更疼。
  老人仔细收好挂面,渐渐远去的身影令人感慨心酸。她把生存的希望收好,把心中的悲伤收好,为了自己,也为了逝去的亲人,努力开始新的生活。在灾区,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隐忍而坚强地继续着自己的生活,默默珍藏着生的希望。只有他们比别人更加明白生命是多么宝贵。我们有责任让灾后余生的他们过得比以前更好。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听到了人们善心的回应,我们期待更多的人伸出双手,帮助他们点亮生活的希望,抚平心中的创伤,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让生命的花朵在夕阳之中开得更美丽,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