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凝望汶川

作者:  □林建华    
2008-06-07     浏览(461)     (0)
  □林建华
5月12日,
历史的镜头定格在汶川。
八级惊天巨震,
蹂躏着山清水秀的家园。
天府之国的丰饶与温馨,
顷刻间被沉重的淤泥埋掩。
我曾踏迹峰峦叠翠的青城山,
它尽情地渲染着“天人合一”的理念。
我曾造访水汽淋漓的都江堰,
它演绎着对人类的最澄澈的思恋。
板块与板块的碰撞,
震裂了大地的胸膛,
呜咽的江水在默默地祭奠。
分水堤化成两千年的永恒,
奔腾的激流便是至善至圣的遗言。
灾变把人们变回了赤子,
用最原始的语言诠释着答案。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又像是无解的天问,
把人生的底色袒露得纤毫毕现。
大爱无疆,
荡气回肠,
水乳交融的亲情血脉相连。
灾情是对人性的呼唤,
难关是对灵魂的动员。
一双双关切的眼睛,
彻夜难眠地凝视着汶川。
一双双温暖的大手,
从遥远的地方森林般伸向汶川。
共和国的领袖们双眉紧蹙,
在第一时间飞赴汶川。
总书记的面容忧切而刚毅,
总理的声音低沉而果断。
从中央到地方,
从军队到民间,
情感齐凝结,
资源共调遣,
蜀道从此不再难。
老百姓养育了子弟兵,
子弟兵浴血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集结号在吹响,
它不变的旋律就是勇往直前。
冲锋舟劈波击水,
直升机在山巅盘旋。
双手播撒着生命的阳光,
在连绵的余震中与死神决战。
双脚发出铿锵声声,
敲击着无数人最真切的祈盼。
唐山人在行动,
山东人在行动,
全国人民在行动,
……
在太阳最早升起的海岸,
山东日照的农民兄弟,
驾起农用三轮车走四川。
这是多么惊人相似的画面,
就像当年的老区人推着小车上前线。
灾区人民动容了:
我们要把它留下来,
把这辆农用车留下来,
郑重地放进抗震救灾博物馆。
教学楼倒塌的瞬间,
老师弯腰把学生护围在胸前,
柔弱的双肩铸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
母亲已安详地闭上了双眸,
甘美的乳汁还在滋养婴儿的心田,
稚嫩的小脸化成了最美丽的笑颜。
蜷缩在寂静的废墟下,
以读书的姿势等待救援,
雕塑般凝成了最动人的风景线。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这是从胸腔里迸发出的呐喊,
它响彻汶川,
它萦绕人间,
它气冲霄汉。
中国感谢世界,
从东海到天山,
从塞北到江南。
中国感动世界,
从亚特兰大到多伦多,
从法兰克福到阿姆斯特丹。
或多难以固邦国,
或殷忧以启圣明。
众志成城,
人定胜天。
废墟上,
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
那是共和国最壮美的瞬间。
新家园的蓝图已慨然绘就,
那是中华民族最神圣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