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记者节的遐想

作者:郑亚丽  □学生记者    
2012-11-10     浏览(92)     (0)

  日子在秒针的滴答声中不断地飞逝,当时间又要停留在这个季节,我知道一个属于我们的节日就要到来。记者节,这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节日,也印刻着我满满的足迹。
  去年夏天,当我满怀敬仰地踏进河南大学校园的同时,也很荣幸地成为一名校园记者,实现了我要做一名记者的夙愿。而回顾一年多以来“校园记者”的日子,记忆如潮水般在脑海中涌动,逝去的是年华,沉淀下来的是成长与收获。
  还记得被河南大学报大学生通讯社录取时手舞足蹈般的兴奋;还记得众位老师为我们做的大学生新闻培训会;更记得冬至的时候我们一起包饺子品尝着幸福的味道。这里收藏了我们奋斗的青春,也收藏了我们幸福的泪水。
  这是一场意志的较量。人都有懒惰的时候,当我一下子从高中沉重的课业生活中解放出来时,便开始慢慢贪图享受大学这个温柔富贵乡了,可是学生记者的身份时刻提醒着我,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选择,不能荒废最美好的青春。于是在校园里,一辆自行车、一个书包、一台相机成为我最忠实的伙伴,奔走于校园各个角落捕捉新闻、拍摄美妙的风景成了我最爱的工作。我不愿意错过一场报告会,更不愿意因为怠慢而错过了晚会的入场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很享受,因为为目标而奋斗的日子很充实。我在东奔西走中收获了一名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坚持,不管前方道路如何,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是合作谱写的歌谣。在与社友们的工作相处中,我看到了大家全心投入结出的硕果,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也明白了集体的成长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需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经历无数次的历练,我终于明白,原来一篇好的新闻稿不仅需要饱满的热情,更要有大家的精诚合作与互相帮助。每一次我们到达新闻现场,都会各司其职,有的向工作人员了解信息,有的在现场拍照,大家都忙碌而又执着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信息采集到写稿、合稿、改稿,再到最后的交稿,每一个步骤都已经烂熟于心,可是每次做的时候依然小心翼翼,像是在完成一项使命,因为每一句话里都跃动着记者们的思想,每一个字都会散发出独特的油墨香味。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不仅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有志同道合“战友”的陪伴,更有师兄师姐们给我们解难答惑。每当生活中遭遇挫折,我总会到“校园记者团”的队列中寻求安慰,因为这里有我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写新闻的日子里一起奋斗,我们一起在篮球友谊赛上“独抢”风头,我们一起精心策划元旦晚会。每一张合影上都留有我们灿烂的笑容,记录着我们相处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这里是我“记者梦”初成的地方,也是我成长的见证者。每次想到这里,心里都会乐开了花,因为有爱肯定就会有希望。
  一年多的时间不长却也不短,作为我梦想的起点,我会用一生去追忆。在这个节日里,我也向每一位奔走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致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一起携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填满我们拥有缤纷回忆的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