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学生记者 王岩李林蔚“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了!”大一新生任思杰在观看了“新闻style”主题晚会后激动地说。11月7日晚,我校首届记者文化节启动仪式暨“新闻style”主题晚会在明伦校区科技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大河报》副总编辑刘书志、《大河报》终身高级记者杜超、开封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宋锐、开封市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胡德志、校党委副书记王凌,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教务处、新闻与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与部分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欢庆第13个中国记者节。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致辞说,同学们的表演尽管稚嫩,但却迸发着青春活力,希望在场的领导嘉宾多加指导、多提意见。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培养一流媒体人,努力把记者文化节办成我校的品牌活动。
刘书志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就以标准新闻人的规范要求自己,培养职业精神,提升专业才能。他以“吃烩面”为例激励大家,只要承受得住物质和精神上的酸甜苦辣咸,新闻的未来就一定属于年轻一辈。
王凌代表我校向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关心、支持我校新闻工作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新闻记者是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推动者,必须承担起社会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职责。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舆论引导水平;培养职业精神,以实际行动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崇高社会声誉和良好社会形象。
王凌等上台共同按下启动球,宣布首届记者文化节开幕。在播放了为记者节特别制作的DV后,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晓静和副院长严励为记者节特刊《心闻报》揭幕,该报主编李成同学分享了采写编排的过程和感受。
在接下来的“新闻style”主题晚会中,2010级新闻班同学轮番登场。朗诵《那束光》歌颂了记者公正的视角和有情怀的笔触,评论性节目《针锋相对》再现了新闻评论激烈的思想碰撞,轻喜剧《特别采访》展现了新闻采访中的艰辛与收获,歌曲串烧将对新闻的热情融入到原创的歌词和熟悉的旋律中,每个节目都包含了他们对记者这一职业的深刻理解,赢得了现场观众一次次的掌声和欢呼。主题晚会最终在歌曲《最炫记者风》中落下帷幕,全体演职人员与在场的领导、教师合影留念。
首届记者文化节由我校教务处同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在两天的文化节期间,举行了“新闻·影记”新闻摄影作品展和记者节特刊赠阅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记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