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报》

多难兴邦

2008-05-31     浏览(670)     (0)




  多难兴邦,这句成语来源于《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其意思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多灾多难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激起人民发愤图强,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因而使国家强盛起来。
  在已往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忧患,但每次都以这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战胜灾难的决心,转危为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纵览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5年,在这105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几乎一切大小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除了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中国取得最后胜利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告终。此时,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魔爪都伸向中国,互相争夺势力范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又一次处于危难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压迫进行了无数次前仆后继的激烈抗争。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之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等相继爆发,虽然都失败了,许多革命先烈英勇牺牲了,但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它们企图瓜分和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中国仍然是处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失败了。
  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团结广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过反复斗争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引向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最后部分特别强调:“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语重心长,意味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