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刘彩英:服务师生,快乐自己

2012-10-11    




  刘彩英:1991年毕业于我校,1994年调入我校总务处(校后勤管理处前身),至今一直工作在后勤一线。2004年荣获“莆田市三八护旗手”称号,2006年荣获“莆田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荣获“福建省高校后勤改革先进个人”称号。
  “后勤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态放平,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并且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把服务师生当成一种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这份工作。”校园的整洁、优美处处都饱含着众多后勤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刘彩英主任更是为之付出了艰辛。
  91年从我校毕业后,刘彩英到秀屿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两年后她毅然选择了重返母校,为母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刘彩英在学校总务处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资产管理和后勤的一些日常工作。曾经在我校就读三年的她对学校有很深的认识,这就减轻了熟悉校园各个角落及部署的麻烦。她回忆到,二十年前的学校没有现在这么人性化,无论是校园绿化还是建筑,都还是最原始的状态,现在的芳名湖那时候还是一个山坳间的池塘而已。或许换成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回到这里做后勤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我可以吃苦,我也愿意从最基层做起,因为我想和母校一起成长。”
  后勤工作偏向于繁杂的琐事,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校园绿化养护、卫生保洁、楼房管理、设施修缮等工作。一开始刘彩英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因为后勤工作者最怕的就是自己先看不起自己。”后勤事务不分寒暑假、节假日,就是正常周末也时有突发任务。刚开始,刘彩英时常会产生抵触的心理,但是她很快就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克服照顾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全身心投入工作。就这样不断地积累经验,她对后勤工作开始慢慢得心应手。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曾经高低不平的荒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成排的绿树,宽阔的绿地,她见证了校园由专升本的艰辛过程,更见证了母校发展的日新月异。
  一路辛劳走来,由于表现突出,2006年刘彩英被提升为后勤管理处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她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了。在主任岗位上,她在组织协调各部门完成中心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经常对员工强调,“后勤工作要做得细心周到,手勤,脚更要勤。”所以她要求员工步行巡查校园情况,她自己更是如此坚持着,为的是不落下校园每一个角落。
  “校园面貌不断地更新,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服务标准要不断地提高。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校容校貌是学校给专家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后勤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值得欣慰的是,在本科评估期间,师生们的主人翁意识都相当强,在卫生保洁方面都做得很好,让我们少操了很多心。”刘彩英说。
  说起自己在后勤工作方面的经验,刘彩英说:“经验谈不上,实实在在的工作经历就是最宝贵的经验。”针对后勤方面存在的不足,她毫不忌讳地说,后勤方面其实还存在着工人队伍技能水平相对较薄弱、后勤管理层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等多方面问题。面对这些不足之处,刘彩英认为,现有的后勤员工更要努力协作,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使后勤工作不断完善。
  谈及今后的工作计划,刘彩英说道,“目前的主要工作是努力配合学校办好‘百年办学,十年本科’的校庆,让学校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让他们惊讶于学校这几十年来的变化。”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后勤工作虽然辛苦,但能看到师生们在校园里惬意地学习、工作、生活是我最大的欣慰,所以我快乐!我希望师生们能够理解后勤工作者的艰辛,多多体谅后勤工作人员,努力地配合我们的工作,共同维护校园每一个角落的整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让绿色成为我们共同家园的本色。”刘彩英告诉记者。
文/图 本报记者 周莉娟 林养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