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 - 《莆田学院报》

选择比赛需慎重

2012-10-11    

  每年的比赛季、活动季到来之时,总有那么多的同学为之忙碌、奋斗。或许在众多活动中,同学们享受到了瞬间的快乐和忙碌的充实感。但也有人因为像无头苍蝇一样奔赴各种活动或比赛,不仅没有得到好成绩,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迷茫。为了让有限的时间能够支配得更加有效、合理,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而不能盲目随流。
  学校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和比赛,主要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提高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而不是为了让同学们在舞台上过把瘾。尤其参加非专业性的活动或比赛时,我们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感兴趣,有助于成长的比赛,这样我们所花费的时间才能得到预期的收获。就如在往届的主持人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一些同学因为参加比赛,锻炼了自己的主持能力,从而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一些已经毕业的“金话筒”们还因此而找到了理想的播音主持工作。
  而相对于学校的各种娱乐性较强、参与面广的文娱比赛来说,那些涉及面窄、专业性强、关注度低的学科性比赛却被孤落一旁,但其自身所含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文娱性比赛。比如全国高校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需要准备的时间长,面对的专业知识枯燥无味。但付出便有收获,参与此类比赛,即使没能收获好的成绩,但在准备期间收获的却是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
  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我们要始终清醒地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地记得最初的梦想,不能随波逐流,让宝贵的青春浪费在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或比赛中。我们应该多参加学科性比赛,加强专业技能,提升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本报记者 刘春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