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平步入青云
□胡松浩
作者游览福州青云山,感受到山路的平坦和山水的宁静,领悟到山水之间的生命感动和交融。青云山的美景让他怡然自得,并产生了想让流水亲亲脚丫的冲动。作者对青云山的悟性和宽容感到震撼。
人说“平步入青云。”不知此话如何得来。去了一次福州青云山,终于感受到它的其中含义。都说登山虽好,但要受劳累之苦,而这青云山的路却平坦的多,没有陡坡,几乎是平步上山如入青云。虽然没有倾国倾城的美丽,却是安安静静地摇曳在湖光山色之间,有着别样的风情。
漫步在青云山路,视野顿开,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大山中重峦叠嶂,群山如黛,奇湖错落,跌宕多姿,山花争艳,彩蝶竟舞,流云飞瀑,相映成趣。对着清流,枕着绿地,一头醉倒在大山的怀抱里,这里天空并不辉煌,没有日出日落瞬间的绚烂;流水并不浩荡,没有潮起潮涌短暂的澎湃。而只是蓝的天,青的山,白的云,绿的水在无声中默默地交流,亲切地呼应,没有丝毫隔阂。功名利禄,情仇爱恨,痛苦与忧伤,甚至幸福与快乐都已不再困扰我们,束缚我们,这里有的只是生命的感动与交融。这是我向往的,一个接近虚幻却又真实定格在世间的地方,静静的,永恒的。
山很博大,山有气韵,山须仰视;水很温柔,水有絮语,水须近感。驾起一叶轻舟,行至水中央,和风拂面,也荡起了水波一圈圈的诗意,我竟有了一种想让流水亲亲脚丫的冲动。在青云山,除了欢声笑语的我们,便是大山中的静物和偶尔出现在某个角落的生灵。“静不是停滞,静不是休止,而是一种积蓄”,清亮的鸟鸣,尖锐的虫声,也是为这片静而积累,而存在。望着这片开阔,不禁怡然自得,第一次发现天空原来并不遥远,伸手可及,它是如此接近人间。
青云山是造物主将山水安排在一起而成的一幅画,造物主是个挺浪漫的人,他使得这幅画有意无意间透出几分空灵。侧身仰望山,想找出刚才踏下的足迹,竟看到山雾柔和地飘出山峦,随风缭绕升天,一片片,一缕缕,给山林涂上了一层神秘。不知是否有人被渡上了天,不知这座所谓青云山是否伴有缭绕不散的烟波而得名,我再无法以山上那种轻视的态度一笑了之,青云山水这时震撼我了,因为它的悟性与宽容。山岚或聚、或散、或升腾、或飘逸,有了它,山便有了灵气,添了禅理。走在山水之间的路上,水不知流往何处,无端地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林尽水源处,是否有个步入青云的山口?山穷水尽时,是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渐渐在河两岸走动,山很静,河面上飘着的笑声并无打扰这片静谧;水很清,我们的倒影并无影响到它对蓝天与大山的映衬。山水本是一家,清、静本是一体,“清静的背后闪耀的是山水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