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报》

走好发展之路

——武大共青团能力建设年扫描

作者:黄鑫  通讯员    
2012-05-11     浏览(67)     (0)

    “应以此为契机,扎扎实实做基础性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才是最好的庆祝方式。”在年初工作布置会上,全校共青团干部达成共识,要通过工作“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实现团组织和团干部“创思想先锋、创能力强手、创业绩标兵、创作风表率”,用最有意义的方式庆祝建团90周年?

进课堂:第二课堂深入青年
    思政课就是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你out了!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超市,团组织第二课堂活动进第一课堂,实现与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通过团干部带头开展社会观察活动,创新课堂实践教学的载体,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团干带头走进课堂,营造优良学风、考风,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我们7个学院19名团学一起奋斗一年,立项申请、中期答辩、结项审查,我们的调研课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模拟课程体系探究》终于获得了青年研究中心课题一等奖。”2011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阮雪冰表示。
  
进宿舍:贴心关怀引导青年
    宿舍只是休息的地方?你out了!
    “本来我可以准确说出每个学生的房间号,因前不久调了次寝室,现在估计能说出4/5。”水利水电学院团委副书记韩琦笑说。韩琦中午和晚上都会去每个寝室转转,“看看学生在做什么,聊聊天,了解学生关注什么。”
    在宿舍楼,学生团干们进行了“青春领航——团干示范岗”建设。“我们就生活在同学中间,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知道他们共同的需要,也知道部分同学的小难题。解决学习困难、打扫宿舍楼卫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等,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包永胜介绍。
  
进网络:新媒体凝聚青年
    互联网只是娱乐的地方?你out了!
    微博和人人网是学生中最热的新媒体形式,武大青年传媒集团的微博粉丝已超过2万名,近5000个关注;武大学生会人人网账号“校会快帮”和“权心全意”,则立足于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困难。在大型活动中,微博墙正逐渐成为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未来网络电视台、电子e刊、qq群、飞信平台都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式。今年4月,校团委面向全校师生免费推出“珞珈青年手机报Miss.Future”(彩信版),而未来网手机客户端(Mr.Future)也正在开发中,时尚动感的设计、准确丰富的内容,吸引师生热情订阅。
  
进社团:以活动吸引青年
    参加社团只是为了兴趣?你out了!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在学院发展成熟的学生社团中建立了团支部,不仅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学生社团团支部结合社团特色开展支部活动,又能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社团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康腾实践中心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陈涛说,“即使是在全国大学生商业案例分析大赛的紧张筹备阶段,我们依然坚持过支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