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强化管理完善机制深化改革实验管理中心着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2007-11-10     浏览(679)     (0)
  近半年来,实验管理中心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学校有关整改工作的文件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实验室整改工作方案,认真细致、积极稳妥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评估整改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大胆进行实验管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深化实验管理改革,推动评估整改工作与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逐步构建和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管理体系。
  一、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着力改善新上专业实验教学条件
  根据学校“十一五”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的总体安排,继续坚持统筹规划管理、优化结构布局、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的基本原则,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加快改善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的步伐,重点扶持新上专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实验室,并确保功能、规模、水平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充分提高投资和使用效益。
  2006年11月,对建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与交通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化工等工科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规划,并从2007年起分批进行强化建设。
  2007年8月,完成了2008年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费预算方案的制定工作,继续加强、完善实验教学和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继续改善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条件。
  二、全面推行《聊城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与运行办法》,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共享
  《聊城大学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与运行办法》自2006年9月施行以来,跨学院、跨实验教学中心之间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障碍被彻底消除,教学积极性得到极大促进,教学计划执行与教学效果良好,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学校直属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除承担全校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外,还承担着10多个学院(部)的30多门专业课程。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教学中心也都面向全校承担各相关专业基础实验课的教学任务。
  新建的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态园、地理园、天象馆、动物标本陈列馆、地矿标本馆等的开放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和完善,逐步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三、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深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1.实验教学督导工作围绕着加强对实验教学秩序、进度、内容和考试(考核)等方面的规范和监控展开,使督导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和专业化。在执行好《聊城大学实验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制订《聊城大学实验课程考试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
  本学期按学院、有侧重地开展督导工作,有的学院需继续侧重常规,而对于常规管理基本规范的学院,重点抓质量,抓教改,如师生实验操作规范,实验报告撰写与批改,推进实验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等。
  正在起草制定《聊城大学实验课程内容改革基本要求(方案和指南)》,配合《聊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的实施,将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学校的一项正式工作全面启动、开展起来,逐步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2.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实验教学档案
  进一步严格规范和完善了各实验室开放记录、实验室日志、大型仪器使用记录,教学日志、实验报告,课程表、计划书、任务书等实验室档案的记录、整理、存档工作,记录及时准确,整理存档完整规范,工作纳入常规。通过评估整改工作与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教育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