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十二五”科技工作会议闭幕

2011-09-30     浏览(63)     (0)

会议总结了“十二五”科技工作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强调了学校科技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刘志刚校长指出,要抓住高校科研发展的新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找到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大力加强学术影响力。学校有关部门将认真研究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更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科技及相关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十二五科技工作会议、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刘志刚校长、高校科研发展、学术影响力、政策制定


本报讯(记者 吴丹丹)23日下午,“十二五”科技工作会议闭幕式在启航多功能厅举行。
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出席大会闭幕式。各机关部处有关负责人,研究生院、人力资源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发展计划处科以上干部、科技处全体成员,各院系有关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会议。闭幕式由副校长夏桂华主持。
校长刘志刚在大会上做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也希望广大教师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以优异的业绩不断推动我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志刚从学校科研工作整体形势、近年来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十二五”科技工作会议上各位代表的讨论发言,以及如何贯彻落实校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本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学校科技工作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
他指出,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此后,国家在基础科研、自主创新、产学研方面投入不断加大,理念不断深化: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良性互动、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2011年在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作的报告、刘延东委员在2011年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1次全会上关于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重要议题,都为学校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也更加明确了国家需求的导向,就是要更加重视科技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和引领作用,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合作。全校师生要抓住这一高校科研发展的新机遇,找到自身发展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为学校科技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他强调,要科学研判“十一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坚定信心。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增强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深化三级科研管理体系,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与会代表讨论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刘志刚指出,经过不同形式的研讨与交流,广大教师对学校“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以及会议上提交讨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申报的通知》两个通知的讨论稿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论文奖励实施细则》等表示支持。广大教师据此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学校有关部门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制定更行之有效的政策,促进科技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在体制机制上保障科技发展转型升级工程的深入实施。
他强调,科技发展是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的先行军,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发展转型升级工程。要科学认识科研“顶天”与“立地”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潜心科研与满足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基础,也要提升承担重大项目和解决关键技术的能力;要统筹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真做好分类分层制度设计和管理,确保广大教师各居其位、各展所长;要进一步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加大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与科技成果的产出;要加强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管理,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政策倾斜,合理分配资源;要进一步加强科研的分类分级管理,深化校、院、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管理体系。
他最后指出,要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培养,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合理宽松又有所约束的科研环境,鼓励、帮助、支持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耐住寂寞的关系;建立健全激励约束评价机制;要鼓励各学院学科异军突起、寻求自身发展特色;“三海一核”主体学科要起到表率与引领作用,积蓄力量,在学校未来的发展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