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上接第1版)

2007-11-08     浏览(859)     (0)

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通过打造师资队伍、强化条件保障体系、完善教育培养体系、加强管理监控体系和建立素质拓展体系,牢固确立了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通过本科教学评估,学校进一步查缺补漏,推进本科教学工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做出贡献。



我校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一等奖


  来二十年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十五”期间的“1231”工作思路。“十五”期间跨越发展的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国家的战略需求,符合学校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实事求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目标,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
  学校在经历“十五”期间的高速度、大规模、高增长的发展之后,认真总结“十五”经验,顺应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学校的新形势,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决定“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1231”工作思路,但在具体内涵上赋予新的内容,即“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为重点,加强创新,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千方百计保障资金投入”。在继续加快办学基本条件、学生规模、论文成果、人才引进等数量型指标合理扩大和增长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特别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水平、成果级别、学生就业率等一些办学质量的可比指标。学校将更加注重和谐发展,努力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统筹;抓好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三大建设的统筹;抓好办学经费、内部管理、对外交流三件大事的统筹,促进重点学科与新兴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和谐发展。
  记者:本科教学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请您谈谈我校是如何高度重视并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
  陈章良: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是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开展得如何,不仅影响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声誉地位,同时更直接制约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人才素质的高低。
  学校的各项工作,概括起来,都是围绕着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展开,并且完全是为这一中心地位服务的。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追求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努力为科技进步、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进入新世纪之后,学校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为目标,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紧密围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研究型”、“学分制”两条主线为导向,按照“宽口径、厚基础、个性化、研究型、学分制”的整体思路,持续稳步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牢固确立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
  一是努力打造师资队伍。教师是高等学校第一人力资源,是高校的第一生产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校内人才培养、大力倡导院士和名师为本科生上课等制度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积极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已形成了一支支撑本科教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是强化先进完备的条件保障体系。完备先进的教学条件保障体系是构建一流本科教学的前提。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多渠道筹措基本建设经费,努力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不断丰富图书馆和校园网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为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是完善教育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以调整专业结构为导向,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与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竞争能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使我校的学生在国际、国内的各类学科竞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同学们的综合竞争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是加强管理监控体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坚持全面的质量管理,从体制、运行机制及管理制度上构建系统、优化的本科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目标管理、过程控制等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学校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在认真总结长期教学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次补充、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如《中国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规范》、《中国农业大学关于教师教学效果学生评价工作的暂行规定》等,保证了教学运行的规范有序。
  五是建立素质拓展体系。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通过全面实施“学生党建工程”、“学风建设工程”和“基础文明建设工程”,建立了完善的素质教育体制与机制,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身心和谐、富于创新、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记者:您认为这次本科教学评估对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将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陈章良:自2005年5月我校全面启动迎评工作以来,遵循教育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迎评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基本条件建设、基本规范建设和基本创新体系建设三项重点内容,先后经历了教育教学大讨论与档案整理、全面整改与自我评估、预评估与攻坚提高和接受评估四个阶段。
  通过迎评促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的中心地位更加巩固,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显著改善;三是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四是探索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同时,在评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相比,在本科教学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需要探索、需要解决。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这次评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查找问题、发现不足,以更好地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我们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查缺补漏,继续秉承优良的本科教育传统,深化改革,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使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历史进程,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欧阳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