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编者按 相信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学期以来本报本版的“观点”栏目经常刊登曲辰网上的一些小评论。这些小评论既反映了农大学子所关注的问题,又反映了农大学子对问题的思考和观点。尤其可喜的是,考试作弊本是一个大学生们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最近曲辰网编辑部不但组织开展了一次关于考试作弊问题的调查,而且旗帜鲜明地批判考试作弊是一种不良行为,倡导广大同学充分认识考试作弊的本质和危害性,远离考试作弊,做一个讲诚信、具有良好品质的大学生。

不要让作弊吞噬我们的诚信

2007-12-25     浏览(452)     (0)

大学生考试作弊是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不良行为,考试是检验大学生人格品质的手段,呼吁大学生远离作弊,遵守考试纪律,做一个讲诚信、具有良好品质的大学生。


  公平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作弊恰恰是对这种平等竞争秩序的一种直接干扰和破坏。但是,有的学生却总是对作弊寄予期望和抱有侥幸心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平时不认真学习,甚至随意逃课,到了考试的时候只好把“通过”寄托在作弊上;还有的同学为了得高分数或拿奖学金,也会打起作弊的主意。更可怕的是,他们,包括一些不作弊的同学根本没有认识到作弊是一种不良行为,危害很大。其实,作弊与盗窃、制假贩假等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性质是一样的,严重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诚信。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课程、掌握学科知识,并通过考试,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遵循的规则。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不仅是对老师的尊重、对父母的孝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我们平时努力去学了,考试的时候根本用不着去作弊。有的同学说,有的课没意思,所学内容将来也用不上,因此放弃了学习。没错,有的课程的确枯燥一些,有些知识也许不会立刻派上用场,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接受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在于一个过程,是一个培养和塑造自己成才的过程,我们在大学里也不仅仅是学习几门课程,重要的是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善于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相信唯有这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是我们未来立足于社会和建功立业的真本事。
  而考试是一种督促学习的手段。这种手段一方面可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查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而作弊行为呢,不仅是对学校纪律的蔑视,是对公平竞争原则的践踏,更是对自己人格的亵渎。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功的人,而诚信就像一把标尺一样,考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品质。因此,考试所考的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或几本书的内容,同时也在考问我们的人格品质。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应得的分数,那才是一种成就感,一种踏踏实实的成就感。试想,看着靠作弊得来的成绩,你的心理踏实吗?尤其是手捧靠作弊得来的奖学金或优秀证书的时候,你不觉得烫手和愧疚吗?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我们应该对考试作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成绩差一点,即使某一门功课挂了,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如果你心怀侥幸染指作弊,即使成绩再好,也是虚伪的。我们呼唤:远离考试作弊,别让这种不良行为吞噬了我们的良心。要努力争取做一个讲诚信、具有良好品质的大学生。(编自《曲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