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服务新农村建设“七大行动”初见成效
我校隆重召开服务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大会
我校召开服务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七大行动”计划开展情况,表彰了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学校在北京市建立了新农村农业推广中心,为北京等省市培训了大批人才,推进了红色“1+1”行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报讯 1月14日下午,我校在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隆重召开服务新农村建设总结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我校开展“七大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对我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7个优秀集体和27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
两年前,我校在高校中率先提出包括 “科技兴村富民”、“教授进村入户”等在内的服务新农村建设 “七大行动”计划。一年多时间里,我校“七大行动”已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和领域逐步拓展和延伸。
数字显示科技兴村富民初见成效:“玉米系列品种”推广面积保持在3000万亩左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保护性耕作机具与技术”推广面积1500万亩以上;“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体系”推广面积达600万亩以上;“农大褐3号”小型鸡今年推广4000万羽以上;“猪饲料抗生素替代技术”与多家企业合作,新产品累计推广200万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约3亿元……与此同时,我校在北京市还建立了5个共建立新农村农业推广中心,基本形成了覆盖首都郊区的教育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在农村能人培训方面,一年来,学校为北京、山东、江西、广西、内蒙、山西等省市培训了大批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中级人才。共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共计24000余人次。此外,红色“1+1”行动扎实推进,一年多来,农业推广硕士开班、推广教授进村入户、农科教网络联盟牵手密云、大学生村官服务京郊农村等系列活动,从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服务大局,带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党委书记瞿振元在总结时表示,学校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努力探索出一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新路子、新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作为人才摇篮、学术重镇、科研基地的重要作用,使学校自身发展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大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大学。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