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报》

刘耕陶院士生平

2010-03-21     浏览(80)     (0)

  (上接第一版)刘耕陶院士围绕肝脏药理结合五味子的研究,从多方面对从五味子属、黄皮叶等中草药中提取的近三十种化合物的抗肝细胞损伤作用及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共同的药理特性,均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又均有诱导肝药酶的作用,而与经典的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的作用不同,因而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五味子等中药的认识。有关研究论文发表后,先后有数百名外国同行来函索要单行本。“五味子的肝脏生化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的研究”成果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刘耕陶院士在开展抗肝炎药研究过程中,注重中西医结合,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他首先证明了中药五味子中的多种成份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从五味子扩展到其它中草药,采用多种体内外模型进行研究,成为我国药理学界率先开展抗氧化研究的实验室。他与梁晓天院士合作,将抗氧化的理论与新药创制相结合,从神经保护途径发现新型番荔枝酰胺衍化物FLZ能改善实验性帕金森病动物的行为障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属新型的神经保护剂。FLZ的研究已获得中国化合物发明专利。
  在对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中,刘耕陶院士又发现五味子甲素具有逆转肿瘤多药耐药(MDR)作用,已申请两项发明专利并转让给企业。
  刘耕陶院士还与植化室的同事合作研制成灵芝孢子粉和薄盖灵芝菌丝体注射液(商品名:灵孢多糖注射液),已在临床上应用30余年。“薄芝注射液和薄芝片的研究”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他根据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症状及血清酶活性改变创建了两种免疫性肌炎的动物模型,证明灵芝具有降低血清醛缩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及保肝解毒等多方面的作用,为临床应用灵孢多糖注射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刘耕陶院士1987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07年被授予中国药学天士力创新药物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药理学会颁发的中国药理学发展突出贡献奖。先后获国家和部级奖10余项。是13项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刘耕陶院士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了50余名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撰写和参编论著21部。刘耕陶院士治学严谨,以身作则,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他隐名资助学习优异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与药物所其他四名院士共同设立了“梁周黄刘于”青年科技奖。
  刘耕陶院士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为之奉献一生的药理学研究事业。他学风严谨、才智过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中药药理、肝脏生化药理、神经药理、分子药理以及抗炎免疫药理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给后来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是享誉国内外药理学界知名专家,为药物所的事业发展、为我国医药事业的腾飞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耕陶院士的逝世,是我国医药卫生界的重大损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重大损失,是药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
  刘耕陶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刘耕陶院士治丧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