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系主任谢东明教授的首次个展“谢东明2000-2011”绘画展于10月22日下午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开幕,共展出2000至2011年间创作的作品107件。展览由中国油画院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主办。詹建俊、潘公凯、吴长江、田黎明、杨飞云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詹建俊先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谢东明取得的艺术成就,尤其是谢东明从青年时代起不断有意识地挖掘自身的艺术个性和绘画语言特征的努力,这与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自董希文先生以来强调“重视表现性,重视民族精神和个性创造”的传统一脉相承。谢东明教授担任造型学院副院长、油画系主任、第三工作室主任,这既是对其艺术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定。潘公凯院长在致辞中用“大写意油画”一词对谢东明的油画创作进行了归纳,认为在挥洒自如的笔触、明亮艳丽的色彩、空灵沉静的风景和质朴无华的对象之中蕴含了艺术家深沉厚重的感情和激昂向上的创作热情,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谢东明教授作品强调绘画的书写性和表现性,在“形”“象”的物之所指之外突显了神韵的意之表现,绘画风格质朴、本真;大笔触和强烈的色彩是谢东明绘画中的突出特点,随性的笔触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也成为形象的一部分,记录了艺术家的作画状态,通过艺术语言传达出跨越时空的情感和价值。
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农民是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对象,艺术家特别注重把握人物、事物在瞬间表现出的最打动人心的特质,注重题材本身的价值,正如詹建俊先生总结的那样“无论是什么题材作品,真正打动观众的、同时更能体现艺术价值的,永远是艺术家高超的艺术语言和蕴藏其中的精神与情感,这种价值远远超越题材表层的价值。”而谢东明对现实的表现恰恰刻意忽略掉现实题材本身的表层含义,用充满个性的艺术语言表现特定的人和事,同时思考和挖掘生活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真正做到了“艺术反映生活”,用最普遍、本真的内容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和精神。
大学生记者站 范雨萌/文
宣传部 宋曼青/图
詹建俊先生、潘公凯先生、吴长江先生、田黎明先生、杨飞云先生、谢东明先生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
花儿与少年 2010 200x190cm
骄阳 2006 80x100cm
怜子 2004 190x2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