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烟台大学 - 《烟台大学报》

崔明德教授主讲22期教授讲堂

2011-10-22     浏览(147)     (0)

中国教授崔明德在逸夫馆报告厅为师生讲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十大观点,强调各民族应尊重历史和习俗,鼓励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学生张凯伦对此表示赞同。

    本报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都十分关注、认真思考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智慧、经验教训和思想遗产,对正确处理当今民族关系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10月11日下午,逸夫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崔明德教授为全场师生奉献了一场题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十大观点》的精彩学术讲座。
    “民族关系思想”概念是在1987年由崔教授首先提出,此后经过不断补充与完善,发展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此次讲堂,崔教授主要从思想渊源、发展脉络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详细阐释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的主要观点。崔教授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结合历史与现实,深入浅出地依次将每个观点分析得明白透彻,引起在座师生的共鸣。
    最后,崔教授强调,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每个民族都应当尊重其他民族的历史和习俗,鼓励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各民族都应当以更高的境界,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各民族都要积极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人文学院院长兰翠教授对此次讲座做了点评,她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崔书记纵贯古今,以古说今,涵盖历史、文化、民族和文学多领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崔书记严谨、干练、勤奋、睿思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崔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思想,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人文学院学生张凯伦如是说。                                         
                                                            晓宁 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