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

校训:明德格物 立己达人

作者:何晓进    
2010-05-20     浏览(631)     (0)

南信大确立了“明德格物,立己达人”作为校训,以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认同感,激励全校师生奋发向上。校训体现了科研教学的定位高度和和谐发展的丰富内涵,倡导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勤勉工作,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务实的求真精神,不断追求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不能没有精神。一所大学同样也需要精神,需要有一种物化的东西,来承载学校的文化,凝聚师生的精神,指导学校的发展。校风、校训正是反映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最好载体。校风是由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组成的统一体。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是全校师生遵守规范的浓缩,是育人理念和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校风侧重于外在的精神表现,校训则着眼于个体的道德自律,两者是有机的整体。它们对于升华人的精神境界,明确努力方向和规范个人行为,激励广大师生更好地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我校于校庆前夕确立校训,更能突出其非凡的意义。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迅速,为了全面总结办学精神,学校确立了“明德格物,立己达人”作为校训。“明德格物”语出《礼·大学》。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之意。明德,即立德修身;格物,即笃学求是。“立己达人”语出《论语·雍也》。取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之意。立己,即自律自强;达人,即尽责尽心。校训中“明德”突出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格物”强调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立己”着眼于增强自我修养;“达人”侧重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四者紧密相连。“明德格物”体现了科研教学的定位高度,“立己达人”体现了和谐发展的丰富内涵。以此作为校训,就是要倡导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勤勉工作,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务实的求真精神,不断追求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大师之贵,在于师德。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不仅要传授课业、知识之道,更要解答人生价值之惑。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努力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不仅要争当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胸怀职业情怀的担当,提升职业水平和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南信大教师,首先要拥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诲人不倦的人格素养。其次,应具备淡泊名利、勇于创新、追求真理、恪守学术道德的自律精神。再次,要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育人观念。唯有此,教师方能担当起培养人才、凸显学术、服务社会的重任。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生应当以学为主、永远向上。校训精辟概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辩证关系,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道德素养。校训不仅回答了怎样学习,学什么的问题,也回答了为谁学习,为何而学习的根本问题。时代在变,但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不能变;条件好了,但宏图四方、志在天下的骄子豪情不能变。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科学创造之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科学、求知、探索创新精神,应当成为每一名南信大学子的品质,力争成人成才,在品行与事业等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细微之处见精神。大学的灵魂在于其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创新意识、科学与人文之传统。校训确立的过程,体现了理念的凝聚、人心的凝聚。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这是一次认真总结我校50年办学传统,进一步凝练办学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凝聚人心、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认同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回眸办学50年,“明德格物,立己达人”校训的确立,为打开我校历史文化之门提供了一把钥匙,为眺望我校精神家园打开了一扇窗户。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明德格物”要求广大师生争先进位、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创建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立己达人”要求广大师生修德进业、完善自我、爱校荣校,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历史给人真实、丰富和温暖,未来充满激情、憧憬和美好。在学校50周年校庆之际,这八个凝聚着智慧、胸怀、品德与学识的汉字,让人心中荡起一种特殊的感触和激动。全体南信大人将在校训启迪下勇挑使命、心勤精进、探索科学、不懈奋斗,通过“明德格物”,达到“立己达人”,不断完善自己,担当社会责任。这正是50周年校庆的重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