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怎样看待中医?中医有没有前途呢?作为中医学院的一名学生,我自然想知道答案。今年暑假里,我在枣庄市矿务局中心医院中医科作了一星期调查,得出两点看法:
一、人们对中医有偏见
“中医疗效慢,是治慢性病的。”通过和病人交谈,我了解到许多人都这样认为。其实,这很可笑。西医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难道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中国人只得慢性病?
“姜只有老的辣。”许多人似乎觉得老中医才可信,甚至“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有眼光的中医前辈对此感到忧虑,因为这阻碍青年中医药人才的成长,于中事业的发展不利。另外一个方面,由这种偏见很容易得出如下结论:中医工作者要到胡须花白时,方是出头之日。1989年,枣庄市第三中学一一所省重点中学,毕业生500多,第一志愿报考中医院校的不足十人,而报考西医院校的,每个班里就有七八个,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怕成才困难。
二、人民信任中医,需要中医。
我发现前来中医科就诊的病人大多数是看过西医之后来的。他们说,有些病还是中医治得好。在《中国医药报》上,我看到一则消息:北京名老中医迎亚运为群众义诊,一清早,前来就诊的人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显然,人们是很信任中医的,相信某些西医尚无能为力的疑难病症中医却能治愈;人民需要能妙手回春的中医来普济众生。可见中医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高的。
掩卷沉思,我既感到鼓励,又感到鞭策。人民信任中医,需要中医,这对于每一个中医学院的学生都应当是一种鼓励。同时,究其偏见形成的原因,我又感到了鞭策。鼓励和鞭策都将更加坚定我刻苦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钱学森曾预言“医学的前途,将在于中医的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 (吴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