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君子之风”不可少

1990-10-31     浏览(5)     (0)

文章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发扬“君子之风”,即胸怀开阔,度量大,不苛求别人,不计较小事,以共同理想、一致目标、不可分割的利益为基础,在住房分配、物质待遇、职称晋升等情况下也应该有点“君子之风”。讲“君子之风”不是丧失立场,而是度量大、觉悟高的表现。

《史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大将廉颇甚至发展到失去理智的程度。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退让。后来廉颇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深感惭愧,便负荆请罪。两人终于和好。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君子之风”不可少。这里所说的:“君子之风”,即胸怀开阔,度量大,不苛求别人,不计较小事。细细想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实在有讲“君子之风”的必要。比如:在住房分配、物质待遇、职称晋升、奖金发放、荣誉和方便面前,应该有点“君子之风”;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暂时受到周围同志的误解,为了顾全大局,应该有点“君子之风”;同志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为了彼此之间能够和睦相处,也应该有点“君子之风”。

“君子之风”不可少,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人际关系所决定的。因为我们都有着共同的理想,一致的目标,不可分割的利益。同志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利害冲突,应当宽宏大量,求同存异。要做到这点,须有为革命乐于“吃亏”的精神,有雷锋那种甘当革命“傻子”的情怀。当然,提倡“君子之风”,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而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讲“君子之风”不是丧失立场,而是度量大,觉悟高的表现。尤其在当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形势下,提倡讲点“君子之风”,对安定团结有利,对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精神文明有利。  (张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