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报》

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读《东方二十四节气》有感

作者:朱颖    
2025-05-30     浏览(7)     (0)

谈到节气,相信不少人都会背那首记载在小学课本里的“二十四节气歌”,短短的28字,既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却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智慧的结晶。《东方二十四节气》一书将各个节气与对应的中医养生健康知识结合,生动通俗地传达中医药文化的奥秘,尽管是简单的科普,却也在细节的讲述上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古人观星,观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便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又根据不同的节气决定穿衣方式,饮食习惯和运动健身,书中用师徒二人对话请教和图文结合的方法,让我在疑问中思考,又在回答中豁然开朗。立春当捂、大暑当健脾、秋分不宜愁、小雪要进补,这些常识简单却专业,细化到“捂”的时间程度、具体的健脾穴位和理气的推拿手法等,让我们普通人日常也能接触到靠谱的养生方法。

更加感染我的是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黄帝内经》云:“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故夏天可多喝乌梅汤消暑生津;又如《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止痛也”,可很好预防秋燥。书中大量引用《黄帝内经》《周易》等古籍,不仅增加了全文养生知识的说服力,更让人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古人在医学养生上的造诣。

书中出现了许多药膳,利用某些食材“药食同源”的特性,我们可以搭配菠菜补血,可以摄入冬瓜祛湿,更可以熬制党参茯苓白术鲫鱼汤用于益气……仅是看着文字便可想象它的色、香、味,仿佛养生也没有那么困难。如果跟着插图按摩养护,或许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眼见着自己的双手缓缓举过头顶,十指交叉,转掌心向上,同时足跟顺势踮起,就这样一步步放松、调息、还原,这套“健脾除湿三式”便足以让我们心旷神怡。

然而中医文化远远不止如此,气候与心情的关系、睡眠与气血的关系、穴位与免疫力的关系等等都是中医历经千百年来浓缩而成的智慧,我读着前人写下的文字,领悟着后人的总结与创新。这本充满着“东方奥秘”的书,正指引着我们继承发展更浩瀚的中医知识,也希望“东方力量”能够走向世界,创造一个更健康的人类未来。

(作者系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