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腰椎MRI轴位
在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病房里,吴先生躺在病床上高兴地抬着自己的两条腿———那困扰他半年之久、如影随形的右腿疼痛与麻木感,竟如退潮般消失了。
一天前,在硬膜外麻醉的保障下,推拿科郭汝宝主任中医师通过精准的推拿手法松解,为他被腰椎间盘突出(简称“腰突”)压迫的神经根成功“解围”。
“没想到不用开刀,效果也这么好!”吴先生感慨道。
了解腰突:椎间盘“越界”刺激敏感神经根
理解吴先生重获轻松的原因,需先了解“腰突”的本质。郭主任解释,脊柱宛如精密的“承重塔”,椎间盘则是其中充满弹性的“减震垫”,它拥有坚韧的纤维环外壳和柔软如胶的髓核内核。长期不良姿势、劳损或外伤累积之下,纤维环可能出现薄弱甚至破裂,内核髓核便会“越界”突出或脱出,刺激和挤压紧邻的敏感神经根。
“这种刺激和压迫如同给神经‘上刑’,”郭主任解释道,“吴先生典型的痛苦信号便是沿坐骨神经路径(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甚至足部)放射性疼痛,常伴随麻木、无力。严重时,咳嗽、打喷嚏都会诱发剧痛,行走困难,极大影响生活。”
传统治疗瓶颈:在保守与手术间的艰难抉择
面对“腰突”,常规治疗通常分阶梯推进:
1、基础保守治疗:药物镇痛消炎、绝对卧床休息、针灸、推拿等是首选。
2、微创介入:如保守无效,可尝试椎间孔镜、射频消融等微创技术。
3、终极手术:病情严重或神经功能急剧恶化时,开放手术摘除突出间盘是最后防线。
“然而,”郭主任话锋一转,“部分患者长期饱受疼痛煎熬,基础保守治疗如隔靴搔痒,却又对手术心怀恐惧或不符合指征。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有效、创伤更小的‘中间路线’。”
创新融合:当硬膜外麻醉遇见精妙推拿
“硬膜外麻醉下推拿手法松解术”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巧妙融合了现代麻醉技术与中医推拿精髓,核心在于“麻醉先行,松解随后”。
患者在影像引导下接受精准的硬膜外麻醉穿刺,药物作用于椎管内神经根周围,快速、显著地减轻疼痛感受,更重要的是,深度松弛腰部因疼痛而长期痉挛、僵硬的肌肉群。“肌肉痉挛本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痉挛反而会加剧椎间盘压力,形成恶性循环,”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徐丹舟强调,“麻醉如同暂时卸下患者自缚的‘肌肉铠甲’,为后续推拿手法创造关键条件。”
在麻醉起效、肌肉充分放松的状态下,经验丰富的推拿医师施展针对性手法。这绝非普通按摩,而是基于影像学诊断,对病变节段进行精准的神经根松解治疗。“核心目标明确,”郭主任一边演示一边说,“一是扩大狭窄的椎间孔和神经通道,物理性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挤压;二是松解粘连、挛缩的神经根及周围组织,改善其微循环和滑动能力,消除无菌性炎症。麻醉带来的肌肉松弛使推拿手法能更深入、更安全地触及病灶。”
41岁的吴先生正是这一疗法的受益者。作为IT工程师,长期伏案工作让他的腰椎不堪重负。半年前一次弯腰搬重物后,他遭遇了“人生剧痛”———剧烈腰痛如刀绞,右腿疼痛麻木延伸至脚背,站立行走超不过5分钟,夜间辗转难眠。
辗转多家医院,MRI检查显示:腰4/5椎间盘巨大中央偏右脱出,右侧神经根严重受压。口服药物、理疗等均收效甚微。医生曾建议手术,但吴先生顾虑重重。最终,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硬膜外麻醉下推拿手法松解术”。治疗前腰椎MRI轴位麻醉生效后,腰腿部肌肉完全放松。医生实施推拿手法给予神经根定向松解,治疗过程约1小时。术后即刻,张先生即感腰腿部“轻松一大截”,右腿疼痛麻木感明显减轻。术后配合1周的康复理疗和核心肌群锻炼指导,出院时他的右腿已感觉不到明显疼痛麻木了。
为“腰突”患者点亮无创治疗新希望
硬膜外麻醉下推拿手法松解术,巧妙弥合了传统保守治疗与手术之间的鸿沟,为饱受疼痛折磨却又抗拒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无创解压”之门的钥匙。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这一融合中西智慧的特色疗法,有望惠及更多“腰突”患者,助其摆脱疼痛枷锁,重拾行动自由与生活尊严。吴先生的笑容,正是这项创新技术价值最生动的注脚。
郭主任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与分型,切勿自行判断。该疗法有严格适应症与禁忌症(如凝血障碍、穿刺部位感染等),需由医生评估,术后遵医嘱进行科学康复锻炼。
郭主任强调,对于腰突患者来说,症状缓解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核心肌群(腹肌、背肌、骨盆底肌)锻炼,能有效增强腰椎稳定性。第二,平时要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椅子,或用腰垫维持腰椎自然前凸。保持膝盖略高于髋部,双脚平放地面,每30分钟起身活动拉伸,避免“瘫坐”或长时间开车。第三,避免弯腰直腿搬重物,平时站立时收腹挺胸,避免骨盆前倾或后倾。最后,对于体重超重人群来说,减轻体重能显著降低腰椎负荷。建议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如游泳、步行)将BMI控制在健康范围(18.5-24.9)。
学校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是国家“十三五”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浙江省针灸推拿国际培训中心,浙江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推拿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浙江省脊柱病中医药防治中心,浙江省推拿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浙江省推拿联盟牵头单位,浙江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牵头单位。
(图文摘自我校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