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湖的风又掠过发梢,这一次却带着离别的味道。作为研二即将毕业的学生,站在熟悉的湖畔,望着水中摇曳的倒影,才惊觉那些与校园朝夕相伴的时光,早已沉淀为生命中最柔软的牵挂。
还记得初入校园的深秋,鼎新湖岸边的银杏叶簌簌飘落,我攥着农村发展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湖边紧张又期待。从那时起,鼎新湖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清晨,我总爱抱着专业书坐在湖畔石凳上晨读,书页翻动声与水波轻响交织,书里的文字在晨雾中展现出了生机;午后,在图书馆电脑屏幕看久了,我就去湖边走走,看鸭子在水面划出涟漪,疲惫瞬间消散。最难忘的是写论文的冬夜,湖面结了薄冰,我和同学裹着厚外套坐在湖边亭子里,就着路灯的暖光讨论乡村振兴案例,呼出的白气在冷风中氤氲升腾,却把对学术的热忱越烧越旺。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藏着回忆。图书馆前的樱花开了又谢,见证了我为论文数据焦虑的深夜;食堂窗口阿姨总会多给半勺红烧肉,暖胃又暖心;就连教学楼转角那盆总也养不活的绿萝,都成了日常打趣的话题。而鼎新湖,更是承载了太多珍贵时刻。我们曾在湖边模拟乡村调研访谈,把湖面当作“村民”练习沟通技巧;也曾围坐在草地上,分享下乡时村民塞给我们的土鸡蛋,听着虫鸣畅聊对乡村未来发展的畅想。
如今,相机的快门声在鼎新湖畔此起彼伏。穿着学位服站在湖边,看夕阳把湖水染成暖金色。突然意识到,以后再也不能随时来这里放空发呆,不能和同门在湖边讨论“乡村文旅该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不能在赶论文时溜到湖边,只为看看那只总爱歪头的鸭子。舍不得坐在湖边长椅上未读完的书,舍不得图书馆里并肩奋战的伙伴,更舍不得每次走过鼎新湖时,内心那份独属于校园的宁静与安心。
但我知道,这份不舍会化作前行的力量,带着鼎新湖给予的温柔与勇气,带着校园里收获的知识与情谊,我将奔赴下一场山海。愿多年后重返校园,鼎新湖的水依然清澈,而我,也能带着在乡土大地上耕耘的成果,骄傲地说一句:“好久不见,我的青春。”
(作者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