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交通报湖北站 - 湖北交通新闻

欢喜马齿苋

作者:赵国章    
2025-07-07     浏览(157)     (0)

文章讲述了马齿苋的价值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童年时母亲做的马齿苋,到李商隐咏马齿苋的经史本枝,它既有自然生长的生命力,又是食补食材的珍贵品。作者也认为,一部诗经半部吃经,记录了食物的重要性。

“春华秋实生三谷,马齿岁时寄五溪。”出自晚唐李商隐《经史本枝》。咏的便是荒田横夏,庭园废墟,自由散漫、婆娑疯长可供佐餐的野菜马齿苋。

因其根白,杆紫,叶绿,花黄,结出的籽是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微小黑粒,有人便美其名为“五色菜”。又因其内含水分较大生命力极强,纵使灼灼烈日将其拔掉,任凭骄阳暴晒,它都会做垂死挣扎,负隅顽抗到底。倘若来一场风雨洗礼,一个转身它又焕发生机,浴火重生。故,又被称为“长命菜”。

某日晚餐,我先是端上炸鸡柳、木耳炒肉、清炒西葫芦。待最后一盘碧绿的凉拌马齿苋刚搁上桌,正看电视的两岁多孙女,便速速拿起茶几上的筷子,一筷筷夹起闻着清香,吃着脆嫩的马齿苋送进她的小嘴。吃一阵之后,孙女索性放下筷子,顺手拿起她专属的饭勺,一勺勺大口海吃了起来。

追溯起这菜的来源,也算是一次无心之举的成全。

去年秋季,我家楼顶几个泡沫箱子里栽植的辣椒罢园时,偶见几株老化结籽的老马齿苋,在秋风中晃晃悠悠。几只麻雀在期间正兀自轻音献唱,见有人来,赶紧识趣地飘然离去。想着那些已干枯的马齿苋没有什么妨碍,于是,整理时就把籽粒揉揉胡乱撒下。又用菜铲把马齿苋切成小段埋进了土里之后,也就忘了。谁知,到了今年三月,那些小生命忽如一夜春风来,眼见密密麻麻破土而出,在泡沫箱里日渐堆积了起来。望着一簇簇随意而为的野性中,渗透出一股墨绿养眼的葱茏惬意,和一份来于天地自然万物的妩媚灵气。让人不由惊叹,周而复始的生命里,竟有如此惯性魅力。于是,一段看似平常的烟火里,便多出了一份“何事年来采更频,终朝赖尔供餐饭”的天然滋味。最记忆犹新的是,小时候每到盛夏,母亲就会像众多村妇一样,时不时抽空从田野,割回一篮子一篮子肉乎乎,头顶花骨朵,泾渭分明的马齿苋。经焯水晒干,然后捋顺,再用草绳一串串绑起来,高悬于屋檐之下。和倒挂的高粱,玉米、干豇豆、干辣椒为邻。红的、黄的、褐色的,浅黑的,那是农人们习以为常的风物佳景。远看如同一坨坨滴溜溜,饱经寒霜烟熏,直让人垂涎的风干腊肉。待到年关,将支隆隆,干哗哗的马齿苋取下来,用温水发泡切碎后,拌上炒至微黄的火面做蒸肉垫底,或加进豆腐丁、猪油渣包包子、包饺子。柔柔软软,鲜鲜美美。那种由葱郁到干菜顺应口味的转变,是一种生活本真的载体,简单与纯粹的追求,也是在满足食欲时,呈现的一种农家生活之态度。

马齿苋在荒年,无疑是百姓的辅食口粮,它的价值不言而喻。一部诗经,半部吃经。早在中国第一部《诗经》里,就记载了20多种野菜,马齿苋自是位列其中。它有了古今文学的滋养,也就更加浓郁了日常清欢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