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招生,不只是招进来这么简单”

2025-06-30     浏览(15)     (0)

南通如东招生组招生宣传“梦想领航员”任小永老师与学生一起吃饭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业进展和生活适应情况,助力学生成长与进步。他的全链条全程化跟踪培养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认可。






  他是学生口中的“小永老师”,他是学生们亲切的“饭搭子”。他和学生的故事,缘起招生,却不止于招生,他与每位他招进来的学生都有“三顿‘饭’”之约。让我们一起走近南通如东招生组招生宣传“梦想领航员”———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任小永老师。
  “重逢”,从开学的第一顿“饭”开始!
  “走,一起去吃饭吧!”开学伊始,任老师联系他的“孩子们”,发出了“约饭”邀请。
  这群孩子来自不同校区、不同专业,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招生时认识了任老师。
  这样的开学“约饭”传统,始于2019年的一次“偶遇”。“当时,一个军训完晒得黑黑的学生和我打招呼,我愣了一下没认出来。后来想起是招生时认识的学生。”任老师感慨,“从那之后,我意识到:招生,不只是招进来这么简单。”
  招生不是终点,而是育人的起点。“作为领航员将怀揣着梦想的学生带到南航,我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
  于是,他开始主动联系学生。“重逢”,就从开学的第一顿“饭”开始!
  “对大学有什么疑惑吗?说给老师听听。”
  “以前我刚上学的时候,也是对什么都好奇……”“后面要记得提前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呀!”
  任老师一边分享着自己的求学往事,一边关心着学生们刚入学的适应情况。一顿“饭”下来,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支支吾吾到侃侃而谈,心里仿佛有了依靠。他们说:“这让我感受到,即使离开父母,也有人在关注着我的成长与进步。”
  第二顿“饭”,总在学生需要时准时出现
  “有一种期待和忐忑,是和小永老师一起吃食堂。”第二顿“饭”,总在学生们需要时准时出现。这位“饭搭子”老师和学生建立起“饭饭之交”。
  关心着学生们学业进展的他,发现学生有学习“掉队”的迹象,就会主动联系学生一起去食堂———先喝上一碗热汤,再不急不忙地从学习生活聊到近期困扰,叮嘱学生们学业上“要跟上趟儿”。原来,比热汤更暖心的,是老师的关心!
  “有同学多门挂科,已经自暴自弃,小永老师把他喊去办公室,盯着他复习,守着他一科一科补考过关,整整4学期补完了18个学分,直到顺利毕业。
  当我因为保研压力几近崩溃的时候,是小永老师督促我一门课又一门课地提升成绩,鼓励我实现了梦想。 ———学生曹心雨
  小永老师多次指导我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比赛开始前,向我们介绍赛事,并详细了解准备情况;比赛开始后,则密切关注我们的进度。当我们遇到困难向他求助时,他会立马从办公室赶到实验楼现场指导。” ———学生惠周逸
  从专业分流如何选择,到行李搬运需要帮忙……大事小事,只要是学生的事,任老师事事放在心上。  毕业前最后一顿“饭”,回到最初的起点
  毕业前的最后一顿“饭”,任老师和学生们又回到了他们最初认识的起点。
  毕业季赶上如火如荼的招生季,临近毕业的学生跟着任老师回到了招生现场,四年前作为高考生的他们,四年后华丽转身 “招生代言人”,成为学长学姐重返校园,为学弟学妹们指点迷津。
  在学生眼中,招生现场的任老师格外有魅力。“任老师帮家长做报考策略的时候,总是竭其所能,手把手地带着家长逐页翻手册,分析孩子优势与兴趣,结合未来发展,分析利弊。学生和家长都这么喜欢他,是因为他始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
  学生徐浩天拿着刚刚收到的直博录取通知书,专程来到招生现场找到任老师一起拆开,他要与任老师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在2024届10位学生里,有6位继续深造读研,他们纷纷自主报名参与招生宣传工作。学生说:“任老师对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都展现出了极其认真负责的态度,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能够认识任老师,并来到南航,我觉得无比幸运、无比感恩。”任老师说:“我从招生工作中体会到了教育的责任感,并努力成为有爱的梦想领航员。像我这样的南航招生老师还有很多,我只是其中之一。”
  第一顿“饭”是筑梦,第二顿“饭”是助梦,第三顿“饭”是圆梦。乐教爱生、启智润心的他,以招生终点作为育人起点,从学生进校起,便实行全链条全程化跟踪培养。从收获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到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骄傲,任老师始终满怀热情地引领有志青年踏上追梦道路。
   (学生处本科招生办公室 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