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宜宾学院 - 《宜宾学院报》

粽香里的约定

作者:曾婉玲    
2025-05-31     浏览(19)     (0)

文章描述了小满和阿婆在端午节一起包粽子的故事,小满每年都陪阿婆过端午节,感受着亲情的温暖和珍贵。粽子的香气是爱、思念和希望的象征。

端午的清晨,雾气还未散尽,艾草的清香便已弥漫在老街的每个角落。阿婆坐在门槛上,手里熟练地摆弄着粽叶,翠绿的叶片在她布满皱纹的手中翻飞,转眼间就包出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

“孙女儿啊,来帮阿婆烧火。”阿婆朝屋内喊着。

小满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刚摘的野花。她蹲在灶台前,往灶膛里添着柴火,火苗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她的小脸。

这是小满和阿婆一起过的第五个端午节。自从父母去城里打工后,小满就一直跟着阿婆生活。每年端午,阿婆都会包许多粽子,除了自己吃,还会分享给周围邻里。

“阿婆,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包这么多粽子啊?”小满好奇地问。

阿婆笑着说:“因为粽子里包着福气和思念呀。你看,这糯米白白净净,就像我们的日子,要过得清清白白;这红枣甜甜的,就像我们的生活,要过得甜甜蜜蜜。”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村里的孩子们结伴来讨粽子吃。阿婆笑着把煮好的粽子分给他们,孩子们接过粽子,叽叽喳喳地道谢,又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般跑开了。

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阿婆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小满知道,阿婆又在想远在他乡的儿子儿媳了。她悄悄地走到阿婆身边,握住阿婆的手说:“阿婆,等我长大了,一定带您去城里,让爸爸妈妈天天陪着您。”

阿婆摸摸小满的头,眼眶有些湿润:“傻孩子,只要你好好的,阿婆就知足了。”

午后,阳光变得炽热起来。

小满和阿婆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乘凉。老槐树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树影。阿婆又开始教小满包粽子,从如何折粽叶,到怎么放馅料,再到最后的捆扎,每一个步骤都耐心地讲解。

“记住,包粽子就像做人一样,要用心,要实在。”阿婆说。

小满认真地点点头,虽然她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她知道,阿婆说的一定是对的。

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小满站在村口,望着远方的小路,盼望着能看到父母的身影。每年端午,她都盼着父母能回来,可大多数时候,只能失望而归。

突然,远处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是爸爸妈妈!”小满兴奋地大喊,朝着他们飞奔过去。

父母回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村子。邻居们纷纷过来帮忙,准备丰盛的晚餐。饭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阿婆包的粽子,说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夜深了,小满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声,感觉无比幸福。她知道,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珍贵。

第二天清晨,小满又跟着阿婆去采艾草。看着阿婆忙碌的身影,小满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阿婆,让她不再孤单。

端午的粽香,不仅是美食的香气,更是亲情的味道。那些包裹在粽叶里的,是阿婆的爱,是父母的牵挂,也是小满对未来的期许。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就像那被丝线缠绕的粽子,永远也分不开。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满渐渐长大,但每年端午,她都会回到老街,陪着阿婆包粽子。因为她知道,这里有她最珍贵的回忆,有她最爱的人。而那飘散在空气中的粽香,也将永远留在她的记忆深处,成为她生命中最温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