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大一这一年

2025-07-01     浏览(18)     (0)

光阴荏苒,盛夏又至。大一新生已经褪去了初入校园的生疏与青涩,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大学生活的未来轮廓也已渐渐清晰,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考研考公,每位同学都在心中勾勒未来,为人生自主掌舵。

破茧寻路 逐光成长

初入大学的我们,总是懵懵懂懂,在迷雾中张望,在黑暗中摸索。或是因为有一束光照进迷雾,或是因为一盏烛火在黑夜中亮起,我们在一次次求索中逐渐脱离了生疏与青涩,逐渐步入正轨,拥有了自己的规划。经管学院李领先同学便是如此。

刚刚进入大学时,李领先对大学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他广泛参加各种竞赛,积极投身于课堂,经常在学校各处奔波。经历几次连轴转的高强度时期后,他开始反思:“那段时间真的很累,每天熬夜到深夜,只为赶在任务截止前完成。”

大一时的他一心想转专业,视其为生涯规划的关键节点,却因尚未明确目标专业,只能通过广泛参与竞赛寻找方向———这些尝试也让他收获颇丰。

成功转入会计学后,他一度陷入不适:“突然接触数学知识让我很无助,只能在网站看视频补学上学期的内容。”但在追赶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了门道:此前竞赛锻炼的能力,加上对赛事的深入研究,让他精准匹配到适合会计学的竞赛赛道。“接下来会继续参与挑战杯、商赛等赛事。”他说。

如今的李领先已明晰方向,他更看重过程中的能力积淀:“只要能力足够,做什么都能成功。”这份笃信,正推动他在竞赛与学术之路上稳步前行。

赛场逐梦 学路精进

当盛夏的蝉鸣再次响起,大一学子们已悄然完成蜕变。交通学院董娟同学,曾在运动会1500米赛道斩获铜牌,她用汗水与坚持书写着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回忆大一生活,董娟坦言初入校园时满是迷茫:全新的学习模式与丰富的课余生活,让时间管理成为难题。但在摸索中,她找到了平衡之道:早八清晨,提前到校预习;社团活动中,与伙伴热烈研讨;傍晚操场,迎着晚风跑步。这份坚持让她在1500米比赛中脱颖而出:“现在的我,能在推导交通工程公式时感受思维乐趣,也能在跑步中享受酣畅淋漓,学习与生活不再割裂,而是相互成就。”

谈及未来,她目光坚定:“考研是深思熟虑的选择。”交通行业的快速迭代,让她决定攻读交通规划与管理方向硕士,“希望通过深造筑牢职业根基,为投身建筑行业蓄力。”从初入校园的迷茫,到如今明确的奋斗坐标,她在大学的赛道上,不仅跑出了体能的极限,更跑出了人生的新方向。

蜕变成长 各展光芒

大一学子已褪去初入校园时的稚嫩与懵懂,对大学生活有了更多感受,也对未来的生活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与规划。不同的选择背后,是各异的奋斗路径。

从财务管理转到人工智能的刘雨梦同学分享到:“这将近一年的时间让我成长了很多。原本内向的自己尝试竞选班干部,参与社团活动,结交更多朋友……”对于转专业,她有自己的坚持—她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航空航天工作者,期望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该领域之中,推动行业发展与创新。对此她计划在剩余的大学生活中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学好核心课程。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些课程设计与项目,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为考研做准备。

除了学习考研,也有不少同学为日后能更好的就业做准备。文新学院的张佳鑫同学在大一上学期就选择加入院新媒体工作室,现在准备竞选工作室负责人。

这一年以来,张佳鑫参与了多篇推文的制作,剪辑过大型活动的视频,设计了海报和邀请函等。她的专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对新媒体运营有了更多了解。“下一学年我打算继续在新媒体工作室任职,不断精进自己的拍摄剪辑技术,同时锻炼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因为毕业后我打算从事与新媒体运营相关的工作。”

像刘雨梦、张佳鑫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有人泡在图书馆备战跨考,有人跑招聘会积累经验,有人在社团磨砺组织能力……在不断尝试中,他们正以行动勾勒方向,在破茧之路上各展光芒。(学生记者 陈子洋 周思彤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