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云南民族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报》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开启自由人生

2025-05-15     浏览(3)     (0)

书声对《被讨厌的勇气》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评价,认为这本书提供了全新的生活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人们摆脱烦恼,拥抱自由而幸福的人生。书中探讨了课题分离、共同体感觉和目的论等阿德勒心理学核心思想,并提供了实践方法。

《被讨厌的勇气》以对话体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为读者打开一扇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大门,带来振聋发聩的启示与源源不断的勇气。书中核心观点是,我们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摆脱过去经历和他人评价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而我们常常陷入寻求他人认可的陷阱,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活,从而失去了自我。

书中“课题分离”的概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人际关系的迷雾。它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要分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不干涉他人课题,也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不由自主地背负他人的期待,过度介入他人事务,或者因他人的评价而患得患失。学会课题分离后,我开始明白,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是他们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朋友是否认可我是他们的课题,我无须强求。我只需专注于自己的课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能减少许多无端的烦恼,让人际关系回归到简单而健康的状态。这种清晰的课题划分,让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他人,也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共同体感觉”的理念也发人深省。我们要把自己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关心他人,为共同体的发展贡献力量。这让我联想到社会中的诸多现象,有些人只关注自身利益,对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结果自己也陷入孤独和焦虑。相反,那些积极参与公益、关心他人的人,往往能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这使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应培养“共同体感觉”,多为身边人着想,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目的论”则从一个全新视角解释了我们的行为。阿德勒认为,我们当下的行为并非由过去的经历决定,而是出于当下的目的。比如一个人总是抱怨自己内向,不敢与人交往,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这样能逃避一些社交压力。这让我反思自己一些行为背后的潜在目的。曾经我总是拖延完成工作,看似是懒惰,实则是因为我害怕失败,想通过拖延来避免面对可能的批评。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调整心态,直面困难,努力克服拖延。

将书中观点与实际生活结合,我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在与朋友相处中,我不再刻意迎合,而是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尊重朋友的选择。在工作中,我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过多插手他人事务,专注于完成自己的课题。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不再抱怨过去,而是思考如何从当下出发去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我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工作效率也有所提高,内心也更加自由和从容。

《被讨厌的勇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视角和思考方式。它让我明白,我们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做好自己的课题,培养共同体感觉,从当下出发去行动,就能摆脱烦恼,拥抱自由而幸福的人生。这本书值得我们反复研读,不断在生活中践行其中的智慧。

(邓巍)



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