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报》

毕业之际

2025-06-13    

本文记录了作者即将毕业时与朋友在校园中探索发现新机位的经历,感叹大学生活的美好和珍贵。作者记录了即将前往上海读研究生的心情,并表达了对本科生活的留恋之情。

王涵

“吃完饭要去遛遛嘛?我带你们去我发现的毕业照绝佳机位。”昨天和两位即将前往上海读研究生的朋友吃完晚饭后,其中一位有些略带骄傲地说道。

不知道是自己还将在这里再待三年,还是觉得这件事离我仍然有些遥远,听到“毕业”两个字总有些不切实际,类似的心情在一个月前也同样发生。在小剧场的舞台上结束了本科生涯最后一场音乐会时,从北京来看演出的朋友捧着一束花走到面前对我说:“涵宝毕业快乐!”被喜悦和疲惫先后冲昏头脑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要毕业了”的情绪第一次包围了上来。

乐团高强度的排练和曲目都让人有些难以适应,用筋疲力尽来形容每次演出亦是毫不过分,在不知不觉间却也坚持了下来。可能是在刚进入大学那段迷茫且暗淡的时光中,乐团给了我为数不多的正向反馈,对一个亟需认同感的新生而言,它是一块精神自留地,因此我才能如此地乐此不疲。

我随即附和了朋友的提议。随后,她带着我们来到了一条小径,如果从安中大楼这头开始往南走,右侧能从树林中窥见正在施工的纵向主干道和熟悉的成均苑,左侧是草地和金工中心。几缕如柑橘般温暖的夕阳透过树和树之间的罅隙,洒在另一侧的草地和树干上。

在紫金港住了四年,这是我第一次踏足这片秘境。我们穿梭在这片光帘间,而后她指着一堵普通到再不能普通的墙说:“就是这儿。”我有点没好意思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违心地夸了夸她的品味,直到她拿出了前几天在这里拍的照片:阳光正好投在这堵墙上,耀眼的金黄驱散了原本的灰暗,顺带留下了树影的斑驳,在这片光影中确实无需更多的修饰,只用肆意地享受这天然的馈赠。

“其实下午四点来拍最好。”她好像也意识到了这时的景致似乎稍显逊色,我未置可否。倚在一旁锈迹斑斑的栏杆上享受这静谧时分也别有一番乐趣,就像晴天坐在西教旁的草坪上,望着启真湖芦苇丛中的黑天鹅发呆一样能让人松弛。但这里更加人迹罕至,故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为什么之前没能发现这里呢?或许闲情逸致是大四的特权,也只有大四有这种心情去探索。好些新奇的体验都在大四被完成,实在有些遗憾。我不禁意识到在这片熟悉的校园中肯定还有其他隐秘的角落未被我发现;但我也是幸运的,身边的很多朋友忙于实习,即使到了大四也无暇体验。

稍作停留后我们就离开了此处,归途中一路无言。下一次一起吃饭会在哪里呢?大概率是在上海了吧。那会是什么时候呢?我也不知道,于是乎不可免俗地想到了《玫瑰三愿》中的词: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

谨以此文记录我的本科生活。

(作者为文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