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师者仁心:用爱与智慧点亮生命之光

2025-06-27     浏览(138)     (0)

教育工作者吕静通过关心学生成长,用爱和智慧化解成长危机。她成功帮助一个曾有轻生念头的少年,如今他正用科技之光照亮他人的黑夜。这体现了教育初心和永恒的使命。

教育初心———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从教十载,从专职辅导员到思政课教师,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在这段育人征程中,我始终坚信:教育的真谛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用仁爱之心温暖每一个心灵,用智慧之光点亮生命的希望。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这种唤醒,需要教育者以赤诚之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专业素养化解成长困惑,用人文关怀温暖迷茫心灵。

育人实践———用爱与智慧化解成长危机

2018年初冬的一个下午,一条QQ消息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老师,我可以申请不去支教吗?”简短的信息中,“心理原因”四个字让我立即警觉。次日见面时,学生衣袖下若隐若现的伤痕印证了我的担忧。当问及轻生念头时,他平静的笑容和“经常”的回答更令人揪心。谈及父母时,他机械地将亲子关系定义为“抚养与赡养的义务”,冷漠得令人心痛。

通过深入家访,我逐渐拼凑出这个孤独灵魂的成长轨迹:父母经营餐馆的忙碌,将他长期反锁在家;童年的记忆里,只有冰冷的门锁和更冰冷的剩饭。这种情感荒漠般的成长环境,让敏感的他筑起心墙,最终以自伤的方式宣泄痛苦。

面对这个特殊案例,我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帮扶:通过家访深入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推荐《非暴力沟通》等书籍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动员班委组建“阳光成长小组”,以羽毛球等集体活动为纽带帮助他重建人际信任;同时,在课堂上特别关注他的思维闪光点,课后鼓励他参加数学竞赛发挥特长,并联系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此外,及时对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立定期辅导机制,我自己也坚持每周与他谈心,记录他的情绪变化和成长轨迹。

爱的耕耘终见花开。2019年,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奖;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开始主动与父母交流,节日里会精心准备礼物。去年,他告诉我正在攻读人工智能研究生,并计划申请博士。他说:“老师,我在用AI算法识别心理危机信号,就像您当年识别我的求救信息一样。”

教育启示———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

如今,在我的思政课堂上,这个真实案例总会引发深思。这个案例带给我的教育启示是深刻而多维的:首先,教育必须要有温度,冰冷的说教永远无法打动人心,只有带着真诚关怀的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其次,教育需要专业智慧,面对复杂的学生问题,教育者要具备专业的判断力和科学的应对策略,建立系统化的帮扶机制;最后,教育贵在坚持,育人是一个长期浸润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投入。这些启示让我更加坚定,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将理论高度与人性温度完美结合,用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

那个曾用伤痕诉说不安的少年,如今正用科技之光照亮他人的黑夜。这种生命的接力,正是教育最美的传承。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新时代,我将继续以仁爱为灯,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的高度,更有人性的温度———这是师者的初心,更是永恒的使命。 (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