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这座矗立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天下第一雄关”,不仅是我出生的地方,更是父辈、祖辈为之奋斗的热土。小时候,听着父辈们讲述戈壁滩上创业的艰辛与豪迈,看着他们眼中那份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四〇四”这个名字,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它不仅仅是一个单位代号,更象征着一种“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传承。
五年前,我怀揣着梦想,从 西北戈壁来到黄海之滨。从预科到本科,五年在海大的求学时光让我明白,“海纳百川 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不仅在于学业的精深,更在于取所学之“则”,行于祖国最需要之“远”。我毅然决定回到嘉峪关,回到四〇四。对我而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选择,而是一次必然的“归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接力”。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我深知,在遥远的戈壁深处,那片承载着国家核工业光荣与梦想的土地上,正呼唤着新鲜血液的注入。我渴望将自己所学的自动化知识,运用到核工业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立志做忠诚的“守护者”、做创新的“生力军”、做精神的“传承人”、做家乡的“建设者”。时代赋予我们更好的条件、更新的技术、更广阔的舞台。回到那里,不是去重复父辈的艰辛,而是要以新一代建设者的姿态,用我们在大学殿堂里汲取的智慧,去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推动我国核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去传承那份融入血脉的忠诚与担当,去发扬那份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像戈壁上的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进这片热土,用知识和汗水浇筑新的荣光。
(信鑫,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签约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