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蝉鸣阵阵,树梢又抽长几寸新绿,骄阳依旧晃眼,一如当年军训时炎热难耐。时光似白驹过隙,忽而已是四载春秋。从刚踏进校门时的略显青涩,到如今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我们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将要奔赴各自的远方。
蕙风湖畔草木葳蕤,天鹅游弋于湖中,寻觅着一隅宁静。随着毕业的脚步临近,一场毕业大戏正在校园悄然上演。围绕“看客”与“小丑”的主题,流霞剧社2025届毕业大戏《红鼻子》,改编自姚一苇先生写于1969年的现实主义作品,以荒诞的虚幻撕裂了真实的面纱,叩问了身份认同与自我救赎的永恒命题,为毕业生的大学生生活带来了最震撼的谢幕。流霞剧社的成员们行程满满,连续数日精心筹备,才让这部作品得以顺利在两个校区巡演。从剧本的反复改编,到舞台灯光的精细安排,再到每位表演人员的精彩展示,这一切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与努力。台上演员的倾情演绎,工作者幕后的默默付出,他们用极高的热情为每位毕业生送上最热烈的祝福。表演中现场观众也用欢笑、泪水和最热烈的掌声传递着内心激动的情感。观众与演员一同在别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眼泪,在别人的命运里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就像在话剧的结尾,导演黄岳杰老师提出的问题:人性不断遭到异化的今日,人们如何找到幸福?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人们将如何自处?梦想是不是只与远方有关,可以与当下的、日常的、附近的人和事完全切割?”这场演出不仅仅是一次毕业献礼,更是一场关于存在与意义的哲思盛宴,指引着每位毕业生找到梦和远方的现实。
而三拾剧社“暂停一刻”喜剧专场则为师大学子献上了六场酣畅的独白,时光褶皱里栽种的六种人生在镁光灯下化作星尘,坠入观众眼底的银河。《万松书院》中,梁祝的爱情故事上演,也传递出了同窗多年友情的深厚,毕业后你是否会想起同学的你呢?人生的选择不止试卷上的ABCD,《当考试只剩15分钟》里考场表钟滴答地转着,大学四年的记忆也一幕幕地上演,在篮球场上酣畅淋漓的比赛,抑或是在艺术中心的音乐表演欣赏,所有的突围在这一刻都变为了自己与世界的和解。“我”与“我”,梦想与现实的对话于《两个“我”的选择》中演绎,勇敢追逐梦想还是奔赴现实的真相,每个毕业生的心中也许早有选择。在一幕幕喜剧上演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过去与未来的问题,师大学子应当敢于面对,提笔写下自己的青春答案,献给最美好的时光。
一场又一场毕业季演出为这四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即将毕业的师大学子们身着学士服,再次温习这条走过许多日夜的道路,道路两侧鲜花盛放,回望来路,无论是斜风细雨,亦或是晴空万里,都已成为青春的注脚。而此刻,“咔嚓”一声,快门轻响,相机为青春锚定时光的坐标,将师大学子抛起学士帽时的笑颜定格成不会褪色的光影。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蝉鸣声中拉开帷幕,那些曾在实验室彻夜钻研的背影、在图书馆伏案疾书的侧影,此刻皆踏着红毯分批登台。师长将流苏轻拨至左侧,当学子双手接过毕业证书,镜头里定格的不只是仪式的庄重,更是梦想破土的瞬间。“叶蓁蓁,木欣欣,碧梧万枝新。之江西,西湖滨,桃李一堂春。”曾以为遥遥无期的告别,终究在盛夏中的微风里来到眼前,他们跃入人海,沉浮于各自的风雨灿烂。此去经年,愿师大学子如星子散落,各亮一方天空,而师大将永远是可供师大学子休憩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