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空气中还没飘起艾草香,商家们就迫不及待地吹响了“粽子集结号”。形形色色的粽子纷纷“亮相”货架,裹挟着节日气息扑面而来。端午节这个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传唱不息,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故事与情怀。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仪式,融合星象文化与哲学智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后来,纪念屈原的传说为节日增添了动人色彩。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臣陷害流放,楚国郢都被破后,他悲愤投江。百姓为护其尸身,划船打捞并投食江中,逐渐形成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佳节,各地的习俗丰富多彩,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赛龙舟无疑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虽说北方很少有这种活动,但我在网络上也看到过不少龙舟比赛。龙舟如离弦之箭飞驰,船头鼓点激昂,划手动作整齐划一,浪花翻涌;两岸呐喊声震天,尽显团结拼搏的精神。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人们不仅展现了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更传承着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文化基因。
而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美食,更是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一片片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各种美味的馅料,再用五彩的丝线轻轻缠绕,便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香气四溢的粽子。南北方粽子也有些许差别。南方爱吃咸粽,像鲜肉粽、蛋黄粽,馅料特丰富;北方更爱甜口,红枣粽、豆沙粽居多,馅料简单。粽子的形状各异,有三角形、四角形、枕头形等,不同的形状也寓意着不同的美好祝愿。
除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菖蒲也是端午传统。艾草的清香能驱蚊辟邪,人们将它挂在门前,祈求家人平安健康。香囊里装着艾叶、香料,既美观又实用,给节日增添灵动气息。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寄托。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更应该珍视这些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在粽香悠悠中,感受端午的韵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