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师范大学 - 《江苏师范大学报》

党建引领促改革 聚力攻坚谱新篇

作者:○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付强    
2025-06-25     浏览(138)     (0)

学校深化综合改革,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实施四大工程,包括人才语润、学科登峰、强基铸魂、清风语科等,以党建引领,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同时,学院加强廉洁教育,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今年是学校深化综合改革之年,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求突破,聚力实施“四大重点工程”,全方位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力实施“人才语润”工程,构筑人才引育新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把学院事业发展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学院始终坚持“党建+人才”引育宗旨,将高层次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引培英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

学院党委主动架设服务专家人才的“连心桥”,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从前期接洽沟通、到住所安置协调、子女入学保障、日常生活关怀等各环节,院领导亲自挂帅,全过程、全方位当好“服务员”,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引育生态。

学院将持续加大海外引才力度,深度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大高层次人才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力度,全力提升全体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为学院未来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二、聚力实施“学科登峰”工程,激发学科建设新活力

“大学是学科发展的载体,学科则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学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龙头,着力构建“党建+学科”双融双促发展机制,将党的建设深度融入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紧密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冲 A”目标、国际中文教育博士点申报等重大战略,创新工作模式。

在国际中文教育申博关键工作中,组建了由“民主党派人士+党员教授”构成的协同攻坚团队,实施“团队推进、周调度、月审核”的精细化项目管理模式,确保申博工作高效推进。语言能力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党员科研团队的先锋模范作用,领衔“华章汉韵”大语言模型研发项目,持续深化“数字语科”建设,抢占学科前沿。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科学实验推进以中华民族共同语为核心的语言研究,打造融合文化软实力、科研硬实力和国家语言安全的自主知识体系。

此外,面向未来大健康产业蓝海,学院举办数智赋能语言康复与脑健康未来产业发展大会,成立语言健康未来产业研究院,打造学科发展新增长极。教师党支部先后与徐州市新健康医院医疗党支部、《语言文字应用》杂志编辑部党支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第四党支部等开展联学共建与协同科研,有效连接产学研合作的“初点”与“出点”,有力促进了党建与教学科研业务的深度融合。

学院将持之以恒守牢学科建设龙头地位,锚定“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发力“双高对接·产业融合”新赛道,集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新势能,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三、聚力实施“强基铸魂”工程,打造立德树人新范式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也关系着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院正着力构建“党建+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推进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与实践能力提升双向并行,谱写育人发展的新范式。

在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先后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的优势条件基础上,学院党委全力谋划建设发展本科生党支部。支部全力塑造“场馆里的思政课”特色育人品牌,前往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南京“三浦战役”史料馆、日照抗日战争纪念馆、徐州市八号门事件旧址等场馆,将红色基地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原创作品《铁骨彭城——从罢工汽笛到时代脊梁》生动诠释了青年学子对“百年工运”精神的感悟;“红磐青年”学生宣讲团获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宣讲优秀团队(全国前十),这充分展现了学院的育人成效。学院思政工作的创新实践,也获得了中青校园、新华报业网、交汇点新闻等媒体的报道。

实践锻炼与志愿服务是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催化剂”与“磨刀石”,唯有投身其中,方能破茧成蝶,成就复合型语言人才。2018 年以来,学院连续承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开展的“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道,学生实践项目先后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赛特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国赛金奖等。“语言筑桥”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多年持之以恒助力提升聋人教育,先后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国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银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赛银奖等。

学院党委将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团建固本”双擎驱动发展机制,精心打造“团支部活力提升‘六个一’工程”,拓展“语言类”社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将团组织建设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专业素养、实践素养紧密融合,引领青年学子扛起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

四、聚力实施“清风语科”工程,营造廉洁发展新向标

“党风廉政建设是护航学院事业稳健前行的坚实屏障”,学院党委立足新班子建设新起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着力健全责任体系,修订完善《学院“三重一大”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强化决策风险防控,创新构建决策审定、采购审批、财务双签、教授委员会参与的“四重监管”机制,确保重大支出做到科学决策、采购审批做到规范透明、财务报销做到合规合标。

以织密内部管理责任网络为重点,学院将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与审计整改等事项紧密结合,加强内控管理,制定《学院分散采购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以细化举措将风险防范与效能提升有机整合;着力加强对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实行纪检委员跟踪督导机制,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积极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廉洁教育活动,本科生党支部团队以碾庄“十人桥”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微电影《班长》单日播放量破万。

学院将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深化纪律教育、健全制度规范、弘扬廉洁文化,着力涵养清正教风、优良学风,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当前,学院党委深度聚焦学习教育活动,夯实持续发展的政治根基:依托专题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载体,深化作风建设学习,不断强化班子理论武装;以书记讲专题党课、支部党建共建、党员实境研学为重要支点,持续纵深推进党支部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入行;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同步实施领导班子“领雁”行动,着力在“学有质量”上下真功、在“查有力度”上动真格、在“改有成效”上见真章;聚焦重点领域,深化集中整治12个突出问题,落地落实28项具体整改措施,严格实行逐一销号管理。

下一阶段,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将持续系统推进“四大工程”,将学习教育成果融入学院的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决心,全力冲刺学科“冲 A”、博士点申报等重大任务,不断开创学院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