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光影长廊里的告别

作者:陈政翰    
2025-06-25     浏览(7)     (0)

文章描述了作者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情景,回忆了校园生活的点滴,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毕业礼物和宿舍告别让作者感到温暖和不舍。最后,作者展望未来,希望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晨光像一把碎金筛子,将文理大楼的玻璃幕墙滤成流动的琥珀。我站在走廊的尽头,看那些光斑在瓷砖地上跳跃,恍然惊觉这方寸天地竟藏着我们四年的年轮。

实验室的通风橱还留着淡淡的消毒水气息。记得第一次做PCR实验,手抖得差点掀翻离心管,是李老师用戴着乳胶手套的手掌稳稳托住:"别怕,科学就是允许试管炸裂的浪漫。"此刻离心机空转的嗡鸣里,仿佛仍回荡着他讲解凝胶电泳时沙哑的嗓音,像极了老式放映机的胶片转动声。

文理大楼旁的流苏今年开得格外放肆。花瓣坠在自习室的纱窗上,成了我们互相传纸条的暗号。那时总抱怨西区的空调太冷,此刻却想再裹着毯子,看夕阳把《农业生态学》的书脊染成蜜色。书架间游走的尘埃在斜阳里起舞,像极了毕业典礼上将要抛向天空的学士帽。

体育场东侧的梧桐又长高了。去年运动会摔倒时,是班里男生轮流背着我去医务室。树影在他们校服上织出斑驳的铠甲,而今这铠甲即将化作不同城市的地铁线路图。但我知道,当某个加班的深夜,他们抬头望见写字楼外的霓虹,定会想起这棵老树在月光里摇晃的银叶子。

最难忘南校实习基地的玻璃温室。第一次参与移栽计划时,智能灌溉系统会突然启动,细密的水雾将我们笼进江南的烟雨里。此刻触摸着温室的钢架,指腹沾满的不是露水,而是时光的锈迹。那些在土壤里埋下的梦想,有的已经抽芽,有的正在沉睡,但根须永远连着这片土地的温度。

夕阳沉到学实楼尖顶时,我收到导师的短信:"来办公室拿你的毕业礼物。"推开门,窗台上整整齐齐摆着四年来我没养好的所有多肉盆栽———原来他悄悄用组织培养技术让它们重生了。玻璃瓶里嫩绿的植株在夕阳下静驻,像极了我们终将重逢的约定。

暮色漫过岱宗神农雕像的基座,我最后一次用校园卡刷开宿舍楼门禁。感应器的“滴”声惊醒了宿管阿姨,她从值班室探出头,手里还拿着给我留的粽子:"明天就走了啊?"我点点头,忽然看见她鬓角的白发,竟与试验田里熟透的稻穗同色。

月光爬上登高楼时,整座校园变成了发光的容器。我们终将化作不同的光点,但母校永远是那盏不灭的灯塔,用百年积淀的星光,照亮每个游子前行的航道。当晨曦再次漫过泰山,我们的足迹将在新时代的土壤里,长出比紫藤更绚烂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