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 《川庆钻探》

图片新闻

2025-06-28     浏览(4)     (0)

“兄弟们跟着我,就不能让大家心里没底!”搬迁前夜,邢富把全队聚在营房里。投影仪映出四川盆地地质构造图,他指着永浅区块的等高线:“这里的地层压力系数比咱们陕北高1.2,但长庆人最擅长的就是‘啃硬骨头'!”凌晨三点散会时,技术员小杨发现队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27条注意事项。

 

投身巴蜀会战显英雄本色

入川首战,邢富亮出“双轮驱动”战术。生产组织端,引入“四条曲线+甘特图”动态管理系统,将钻进、固井、测井等12道工序精确到半小时级管控。技术攻坚端,推行“极限钻井”模式,通过大数据比对优化参数组合,在永浅207-1-H1井创下4200米井深17.92天完钻;更是以第9支入川队伍,首支进尺破万米的“川渝新速度”。

“邢队把陕北经验改良成了‘川味套餐'。”副队长秦小英指着井场白板介绍,针对四川易垮塌地层,他们创新“钻井液性能实时调控法”,使复杂工况处理时效提升65%;面对高密度、高泵压挑战,利用井间时间拆解保养钻井泵,将钻井泵单井检修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

在40565队驻地,公示栏里贴着一张特殊的“全家福”——邢富抱着女儿站在钻机前,背后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鲜红标语。“入川后,邢队比以前更忙了。”司钻赵廷果记得,入川施工后,白天时刻都能看到邢队长忙碌的身影,晚上他就在驻地挨着房子“转悠”。“刚入川员工思想波动大,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让员工静下心来安心工作。”邢富回忆道。通过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倒休处理家务事,岗位员工不足时他以身作则,带领干部大班坚守在岗位上,让员工能及时处理家务事。正是这种“大家长”式的担当,让这支队伍保持着95%以上的核心骨干留存率。

站在文浅12平台远眺,邢富的工装口袋里装着两份特殊文件:一份是《川渝致密气项目组技术提速方案》,另一份是女儿画的“会飞的钻井船”。这位40岁的石油老兵,正在书写职业生涯的新篇章——既要攻克天府气田3500米以深超致密砂岩开发难题,更要带出能征善战的“致密气铁军”。“长庆钻井郎”的旗帜猎猎飞扬,与巴山蜀水间林立的井架交相辉映,勾勒出新时代能源报国的壮美画卷。

截至目前,邢富团队已在川渝地区完成3口水平井、1口大斜度井施工,钻井周期平均缩短23%。这支带着鄂尔多斯风沙气息的铁军,正用钢铁钻头在四川盆地刻写着新的奇迹——正如邢常说的:“打井就要打出个精气神,打井就要打出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