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夕阳红报 - 夕阳红

记忆力下降需要警惕阿尔茨海默病

2025-06-24     浏览(18)     (0)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认知障碍,可能与受教育程度、饮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患者需要专人护理和并发症防治。药物治疗可增强胆碱能神经功能、调节谷氨酸活性、改善微循环等。认知康复训练和合理的生活护理对患者有益。

有些老人突然记忆力下降,性格变得急躁、固执,常常会为一点小事与人吵架,还会莫名其妙对身边的人猜疑。出现这些现象,有可能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全世界约有46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医学上至今尚未发现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原因,有可能与受教育程度、饮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抑郁、焦虑、抽烟、喝酒等因素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演变成重度阿尔茨海默病。通过干预,可以延缓认知功能障碍和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或者让患者维持现状,这就需要早发现、早干预。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鼓励患者多运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进行人际交流,对延缓病情有积极作用。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到了晚期,患者只能卧床,需要专人护理。多数患者并非死于脑萎缩,而是死于并发症,如褥疮、重症肺炎等。但经过科学干预,患者可以生存10年以上。临床上,一般通过药物增强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调节患者大脑中谷氨酸的活性、改善微循环;使用促进脑代谢等药物,可以促进患者改善认知;使用一些精神类药物,改善患者的危险行为。合理的生活护理,以及认知康复训练,能够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任医师 庄晓荣 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