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5日至16日,国际教育管理学院联合网络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组织中外学生开展“职教出海”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展览、社会实践等形式,向中外学生呈现了中国职业教育的海外实践与创新。
国际教育管理学院组织中外学生集中观看了学校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丰硕成果。在“境外办学”方面,学生们了解到学校已在印尼建成2所“徽匠工坊”和1所分校,通过输出中国职业标准,为当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积极服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为外籍基层管理骨干提供专业化培训,助力企业本土化发展。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学校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通过教师交流研修、学生交换项目等方式,促进国际职教合作与资源共享。此外,学校还注重国际学生培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本土化技术人才,推动全球职业教育发展。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学生沈可宜表示:我看到了中国为很多国家提供了学习中文和职业技术的机会,我很高兴能来我们学校学习。”
在建筑工程学院工训馆,同学们近距离观摩了装配式建筑、建筑实体模型、智能测绘等先进工艺技术设施设备;在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实验室,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机器人等设备。国际学生兴致勃勃,亲身体验了部分操作环节。实训室参观和体验不仅展现了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成果,更凸显了中国职教标准与技术“出海”的实践基础。
网络工程学院国际学生前往芜湖市规划展示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幻影成像、历史场景复原、全息投影、动感踩吧、VR体验、4D影院,这些都让国际学生大开眼界,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技术,将来把这些技术带回自己的国家。
本次活动以“职教出海”为主题,通过多元视角向中外学生传递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开放胸怀与责任担当。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职教国际合作,推动“中文+职业技能”发展,以职教为桥,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外籍技术技能人才,让中国工艺、技术和文化在全球落地生根。
(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