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石油报 - 吉林石油报

吉林油田持续攻关地热井技术推动清洁能源利用

2025-06-23     浏览(16)     (0)

吉林油田已完成10余口地热井钻完井,试热效果较好,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在技术攻关过程中,油气工艺研究院针对不同类型地热井展开差异化研究,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正对技术成果开展全面效果评价,确保高质量钻完井,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注入源动力。

本报讯(记者 杜琳琳 通讯员 张天鹤)截至6月18日,吉林油田已完成各类地热井钻完井10余口,试热效果较好,场站绿色清洁替代前景光明。

“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将地热井钻完井技术攻关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据油气工艺研究院钻井中心井筒技术研究所所长徐新鑫介绍,公司已逐步构建起“地质工程一体”“采灌一体”的钻井技术体系,成功实现地热井“从0到1”的跨越式突破,为后续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吉林油田在新民、红岗、英台等区域加速地热井规模应用步伐,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进一步提升地热井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吉林油田持续深化地热井钻完井配套技术研究,力求打造成本更低、适应性更强的技术体系,为地热资源的产业化利用铺平道路。在技术攻关过程中,油气工艺研究院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针对水热型和岩热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地热井展开差异化研究,取得良好成效。

在水热型地热井开发领域,项目组积极开展钻采一体化地热井井身结构优化研究,成功构建出钻井成本更低、采灌适应性更强的井身结构模型。同时,通过深入研究地热井水层保护技术,有效提升了后期的采灌效果,并进一步优化配套工具,实现了钻井成本的显著降低。2024年底,吉林油田创新研发了老井直接加深地热井清水环保钻井技术,至2025年4月止,在英101、112站成功应用于5口井。该技术使平均钻井周期大幅缩短至2.94天,同比缩短60.5%,充分展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和高效性。此外,在常规水热型地热井低成本钻完井技术路线优化上,吉林油田形成了“钻、扫、洗、抽”一体化的大屯二期供暖工程方案设计,单井投资降幅达15.6%,有力推动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在岩热型地热井开发领域,项目组聚焦单井循环取热地热井高导热井筒建设及评价技术研究,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模板。经过近半年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在岩热型地热井开发方面取得了多项关键成果。在总结吉地1井实钻经验基础上,围绕提高钻头的抗冲击性和延长使用寿命,设计出了6刀翼、双排齿布局,主切削使用异型齿的PDC钻头,为高效钻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对岩热型地热井井身结构的优化,依托吉地1井对地质风险的精准把握,实现了二开简化,进一步降低了钻井难度和成本。同时,依托先进的技术支撑,优化岩热型地热井钻井方案,使单井钻井投资降低13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目前,油气工艺研究院正紧锣密鼓地对技术成果开展全面效果评价。通过严格落实地热井主体技术路线,进一步优化钻井施工参数,完善地热井配套工艺,确保每一口地热井都能实现高质量钻完井,为吉林油田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