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通大学 - 《南通大学校报》

编者按: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谋划确定学习教育主题,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开展好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和学校总体安排,学校举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实质,努力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纲领。

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筑牢作风堤坝坚守百年初心

作者: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施 炜    
2025-05-16     浏览(9)     (0)

文章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一个真理: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命力,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更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福祉。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第一专题,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是作风建设的践行者,要以身作则守纪律;作为高校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塑造者,要以德育人树旗帜;作为医务人员,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要仁心仁术担使命。我分享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历史启示:从“答案”解读作风硬度。1945年,面对黄炎培的“窑洞之问”,毛泽东同志给出了“让人民监督政府”的答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自我革命”破题,给出了第二个答案。两个跨越时空的答案,指向同一个内核:只有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延安马列学院师生“白天开荒种地、晚上油灯夜读”,用“一根扁担两捆书”诠释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底色;西南联大教授徒步千里南下,扎根云南的茅草屋中著书立说,将严谨治学的风骨刻入基因。透过史册可见,作风不仅是政治要求,更是育人使命的天然注脚。二是现实警示:用“戒尺”打磨制度精度。在一些高校查处的典型案例中:有学者因挪用科研经费断送学术生涯,有干部在招标采购中“抱团取暖”,有教师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言论误导学生。在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反腐持续推进,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医药领域共查处了6万人。结合这次巡视整改,可以深刻得认识到我们身边仍存在着作风建设的盲点,这些问题警示我们,作风建设容不得半点“温良恭俭让”。三是未来指引:以“基石”锻铸精神纯度。周梅森先生所著《中国制造》中共产党人群像的新时代内涵引起了我深层次的理论共振:读到高长河直面沉疴的大破大立,突击检查娱乐场所,看到“纠四风”“树新风”的领导作风;读到孙亚东执纪如山的忠诚本色,遭恶意撞击仍坚持原则,看到“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政治担当;读到田立业抗洪牺牲的悲壮叙事,洪流中的决然一跃,看到将人民生命置于首位的工作作风。作风建设是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我将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强作风化为惠民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