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三是坚持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四是坚持标本兼治,注重源头治理。
对于高校而言,作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高校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高校作风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师生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认识不够深入,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高校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存在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处理。三是长效机制不健全。部分高校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存在“一阵风”现象,作风建设难以持续深入推进。
针对高校作风建设的现状和挑战,我们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高校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学习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师生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师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刚性约束。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保障。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相关制度规定,形成制度化长效机制。要完善会议管理、公务接待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定,明确标准要求和操作流程,强化刚性约束。三是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监督检查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四是注重典型引领,营造良好氛围。典型引领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途径。要注重挖掘和宣传在作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时,要加强对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建立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