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跟我来探索,处处是哲学”

2025-06-15     浏览(14)     (0)

邓伯军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反思和批判。他的课堂包罗万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遨游学海。他的话题与日常生活结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读爱情真谛,将深奥的哲学知识与人生经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学生们对他的课堂赞不绝口。






  “金句频出”“宝藏老师”“接地气”,学生们好评连连……快来跟马克思主义学院邓伯军老师一起探究哲学的智慧!
  当专业学习遇上哲学“同学,可以请你用热力学原理来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吗?”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面对来自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们,邓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学生们纷纷抬起头,怎么“串课”了?邓老师提示道:“这就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系统观念、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学生们的新思路一下子打开了!原来,工科原理可以用于分析社会现象。
  巧妙的问题设置点燃课堂氛围,知识更容易“吸收”了。学生们恍然大悟:“学到了!”
  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发掘其中蕴含的“理论点”。他的马原课堂包罗万象,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学会反思、学会批判,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遨游学海。
  学生黄静秋说:“我开始坚定走研究道路就是得益于老师的讲授。他让我大开眼界,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感受到学海无涯,从而改变了我人生的选择。”
  当研究困惑遇上哲学“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老师,他们都问了,我也想问”……从“新质生产力”,到“信息茧房”“群体极化效应”……一个话题转向另一个话题,师生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是常态。
  在邓老师这里,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思想的碰撞交融。他常对学生说:“你们听我的,我很开心;你们不听我的,我更开心!”
  学生困惑:“做外卖平台的研究遇到瓶颈了怎么办?”他提醒:“为什么不去做几天外卖员试试呢?”
  于是,学生立即注册了外卖平台,奔波几日,切身体会到了平台算法的巧妙,更得到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学生犹豫:“这个研究方法如果拿不准怎么办?”他鼓励道:“先尝试着做,大胆地做,学术的创新就是这么开始的!”
  学生疑问:“我想研究叙事学、情感学,您有没有推荐的书?”面对不同问题,他总能精准回答,因为“你们想研究的方向,我要比你们懂得更多,才能做好指导。”
  当生活课题遇上哲学“起猛了,没想到在教室里能听到哲学教授教我怎么谈恋爱!”在邓老师的哲学课上,跳出晦涩的哲学原理,他话题一转:“男女青年谈恋爱是什么样的?”教室里立马竖起了一双双“八卦”的耳朵,学生的眼睛都亮了!
  “男生女生谈恋爱,两个原本不熟悉、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要建立亲密关系,就要做到双方包容,达到意向性融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投意合’。”“婚姻是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生存。”“让时间来告诉你,这个人爱不爱你。”
  一个个“金句”,将深奥的哲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邓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学生们解读爱情真谛,也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教给了学生。学生们纷纷直呼:“邓老师,我悟了!”
  看到有学生在课前刷短视频,邓老师主动交流:“你觉得是‘看’的主体重要,还是‘被看’的主体更重要?”在交流中,他告诉学生:“读书、看视频时不要一味接受别人的观点,对任何事都要有思辨意识。面对无处不在的信息诱惑,要学会在纷繁复杂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便是启蒙辩证法思想中“持存自我的主体性”。
  从“接地气”的日常生活谈起,邓老师不局限于理论,将人生经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不断充实文本。人生的重要课题、学业的思想困惑,都能在他的课堂上找到“出处”。“我们亦师亦友”,是邓老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话。
  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主要建设者,邓伯军获得学校优秀教学一等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方法论研究获得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他立志带领学生用智慧的双眼穿透世界的迷雾,把握到背后的真理,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而对于求真,他一直在路上!(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