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海军,52岁,1993年参加工作,现任监督中心钻井监督站中级钻井监督。自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深耕钻、修井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2021年,王海军成为井筒质量钻井专业监督,足迹遍布油田各个区块,全程参与百余口油气井从开钻到投产的全过程。多次参与集团公司体系审核及内部各油田间的交叉检查工作,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检查组及其他油田的高度认可。
王海军是监督中心一名井筒质量监督,因为年纪稍长,大伙称呼他老王。5月13日,王海军就早早地来到玉东204—1341井,按监督计划对该井开展检查。
一个点也不能缺
“钻进至100米的时候为什么没有组织测斜?为什么不按工程设计落实防碰技术要求?”在检查该井的测斜记录时,王海军发现井队少测了一个点。
“没注意设计里的防碰措施,我们按常规要求开展了表层测斜,就一个点没测,也不碍事。”井队技术员辩解道。
“一个点也不能少测,这个井距离临近生产井井口距离不足17米,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测斜。”说罢,王海军给技术员讲起了因防碰措施不到位导致井眼相碰的案例。他强调,在钻井过程中,任何一个数据的缺失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质量监督工作就是要从这些细微之处筑牢防线。
一根套管也不能错
从玉东204—1341井场出来,王海军径直来到了玉东204—1381井。这口井已进入完井阶段,下一步准备下套管、固井。在现场,王海军对到井套管的钢级、壁厚、扣型及套管丈量、清洗情况逐一进行检查。
“录井队的套管丈量数据怎么和钻井队的数据是一样?有没有分开丈量?”看着手里的丈量数据表,王海军向现场的钻井工程师和录井工程师问道。
“我们和井队一起丈量的,所以数据是一样的!”录井工程师回复道。
“固井技术规定明确要求入井套管钻井队和录井队要分开丈量,并逐一核对。必须保证套管一根也不能出错。”在王海军的坚持下,录井队组织人员对井场的套管又进行了重新丈量、核对。他告诉现场人员,套管丈量是固井作业的关键环节,哪怕一根套管量错,都可能影响整个井的质量。
一个证书也不能少
5月14日,王海军驱车赶往南库2井。这口井因为钻井漏失已经连续几天进行堵漏作业。在井场,他详细了解了漏失的复杂经过、漏失原因以及堵漏技术措施。随后,他来到井场材料存放区对堵漏材料进行检查。
“酸溶性凝胶、改性聚氨酯这几种堵漏材料的‘四证’都齐全吧?”王海军转身向身旁的钻井液负责人问道。
“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第三方检验报告都有,只是集团公司产品质量认可证暂时还没有办下来。”钻井液负责人面露难色。
“油田公司入井材料及流体质量管理规定要求使用的油化剂必须‘四证’齐全,入井材料一个证也不能少。”在王海军的坚持下,钻井液施工方清除了“四证”不全的堵漏材料,并调整了堵漏配方。他严肃地表示,入井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钻进和解除复杂的安全和效果,证书是材料质量的重要保障,绝不能在这上面打折扣。
“有些人认为井上有些事情马马虎虎就过去了,不一定造成损失。但监督心里要有一把尺子,如果连监督也马马虎虎,井上迟早出问题。”王海军如是说。
在监督岗位上,王海军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守护着井场作业的每一个细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较真”背后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油田钻井工程质量的坚实“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