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万里学院 - 《浙江万里学院报》

徐安迪:法途长青,我一直在路上

作者:项禹涛    
2025-04-30     浏览(15)     (0)

徐安迪,法学院法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已获得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录取资格。在校期间曾获校级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万里之星等荣誉称号。


法考考研两手抓


在刚过去的研究生考试中,徐安迪以361分的总成绩,成功被西南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录取。


谈及考研最初的想法,徐安迪坦言:“法考和考研一样,都是持久战,大二时我就明确要‘双考并行’,提前规划才能避免被动。”作为一名法学生,徐安迪表示:“自己的本科学历优势有限,所以我必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西南政法大学是国内知名的法学院校之一,行业认可度极高,校友资源丰富,法学学科的国家评估等级是A+,这也是徐安迪选择这所院校的主要原因。


优秀的学校代表着更加残酷的竞争,长时间的备考也使得徐安迪身心俱疲。去年10月,法考的紧迫感比考研的压力率先一步袭来,这也是他在备考期间最艰难的时间节点。“日程安排很紧张,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面对时间压力,徐安迪总结出十六字备考准则:“制定计划,按部就班,调整心态,按时休息”。


初试通过后的复试准备中,徐安迪报名了线下复试班进行模拟训练。“法学考试是非常注重考察时政热点的,这也是我备考的侧重点。”他阅读了大量案例,反复地看,反复地分析。同时,他非常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他说:“死记硬背不是长久之计,知识的应用能力更为重要。”


专业能力提升之路


徐安迪回忆起高考填报志愿的自己:“学习法律的愿望种子早已在心中生根发芽。”秉持着对专业的热爱,徐安迪在本科期间一直非常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


本科期间,徐安迪认为对考研最有帮助的活动是“模拟法庭”。相信每一个法学生对此活动都不会陌生,顾名思义就是由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面对案件进行法律程序的过程。“模拟法庭既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也是一种适应大场面的练习。”徐安迪说。


此外,参与“团日活动”也是徐安迪认为对自己比较有帮助的活动之一。他发现,活动中对时政热点的讨论、对政策理论的梳理,为考研政治的学习提供了思路启发。


休息好才能学得好


回顾备考过程,美食和运动是徐安迪解压的两大法宝。“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自己爱吃的美食时,都感觉十分幸福,”徐安迪还给弟学妹们提了建议,他说:“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放松不是懈怠,而有助于更好的前行,休息从来不是罪过。”面对压力和焦虑,徐安迪从没想过盲目的“扛”和“冲”,而是选择有策略的休息,打持久战。


“选好目标就坚定方向,不要犹豫不要摇摆,多一份坚定就多一份力量。”这是徐安迪想想给大家的第二条建议。“‘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早在几千年前荀子就已告诉大家坚持与毅力的重要性。”徐安迪感慨道。


谈及研途规划,他已有清晰时间表:研一专注专业课学习与学科竞赛,研二主攻法律实务实习,研三备考公务员。“学无止境,我希望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对于即将或正在备考的同学们,徐安迪想说:“不怀疑,不放弃,多背书,多刷题。‘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项禹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