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时代,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而产教融合则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还能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自2008年申请成为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以来,始终秉持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该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拓展,不仅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融入企业需求,还通过聘请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吴国杰担任企业方的专业带头人,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与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的协同作用。吴国杰总经理作为企业方的专业带头人深度参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流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与修订工作,围绕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作为《智慧仓配运营》课程共建成员,完成该课程五个任务的视频资源开发,将企业真实操作场景融入在线课程建设;协同专业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开发,未来计划共同推进课程配套教材编撰工作。这种“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教学资源双向转化”的合作模式,既强化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前瞻性,也为物流管理系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凭借这些努力,该专业在2019年和2024年两次被评为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充分体现了其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显著成就。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人才需求,将企业实际经验带回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与专业培训,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提升其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2024年,本专业共有7位老师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挂职锻炼,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与专业培训达到18人次。专业教师团队也在多项物流行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智慧物流”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技能大赛、职业证书全面对接。通过“课岗融合”,将仓储规划、运输调度、供应链优化等岗位核心技能融入专业核心课程,配套先进的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同步掌握前沿应用技术,并在企业实战中完成全流程岗位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例如,该专业自2019年与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联合举办现代学徒制班以来,双方已累计培养学徒超200名。这种“双导师制”(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2024年,专业教师团队还走访了多家企业,新增5家合作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
同时,“课赛融合”也成为该专业建设的亮点。将各类物流大赛的核心技能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形成了“课堂练技能、竞赛验成效、实战促提升”的闭环培养体系。在2024年的物流技能大赛中,学院参赛队伍获得了“智慧物流”赛项抽测队一等奖、推荐队二等奖的好成绩,这充分证明了“课赛融合”模式的有效性。
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构建了融教学、对外培训、生产实训、技能竞赛“四位一体、虚实结合”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智慧物流设备和软件,可开设多个实训项目,并完成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训练与考证。此外,学院还积极探索实训室的创新应用,开发了多维度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依托Kiva机器人、实时调度系统、电子播种墙开设“货到人拣选”实训;通过自动化立体仓库与AGV小车开设“智慧仓出入库作业”实训;依托易木供应链管理软件,进行数字化供应链运营PK等。
当然,在产教融合的实践中也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例如,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类大赛中的表现有待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专业将继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和深度;夯实实践育人基础,升级校内实训平台效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院将继续秉持产教融合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