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晓庄学院 - 《南京晓庄学院报》

只缘一曲后庭花

作者:离退休工作处  王宜早    
2025-05-31     浏览(9)     (0)

这篇文章介绍了刘禹锡的《台城》诗,该诗描绘了六朝时期台城奢靡的生活,由于陈后主沉迷《玉树后庭花》导致万户千门成为野草。该诗被广泛引用并成为文学意象的源头。

金陵五题·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

只缘一曲后庭花。

《台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三首。

【台城】六朝宫城,在金陵(南京)。现在人们所说的南京“台城”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旅游概念,指鸡鸣山北侧、玄武湖南畔一段古老的明代城垣。这是朱元璋修筑应天府城时修的,因为计划改变了,这段城墙就成为“烂尾”而被废弃了。晚唐诗人韦庄在咏台城的诗中,把玄武湖十里长堤的柳树称为“台城柳”,人们于是把这段城墙附会为“六朝台城”了。

第二个是历史概念。刘禹锡所咏的“台城”,当时已经不复存在。“六朝台城”是东吴、东晋、南朝的皇宫和中央政府所在地。其址位于南京市内鸡鸣山南,介于北京东路与珠江路之间。东吴的皇宫称作“苑城”,东晋在“苑城”基础上建成了新的宫城,南朝宋、齐、梁、陈都把统治中心放在这里,二百五十年间这里一直是皇宫和台省禁地。所谓“台”,即尚书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尚书台位于宫城内,所以宫城也称“台城”。589年隋军攻进台城灭亡了陈朝,将这里的宫苑荡平成为耕地。到中晚唐刘禹锡来的时候,这里只剩下零星遗迹供人凭吊了。五代之后,连一些遗迹也最终湮没了。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台城里的六代帝王,竞相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结绮、临春、望仙三座楼阁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六代:指历史上相继把首都设在金陵的六个王朝: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他们的国祚都极短暂,长的100年,短的只有23年。

结绮、临春:举出两座楼阁的名称,来指代三座楼阁:结绮阁、临春阁、望仙阁,是陈后主(名叔宝)在台城内建造的穷极奢华的楼阁。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皇宫里的万户千门如今都变成了丛生的野草,原因只在于那一曲《玉树后庭花》。

后庭花:本是江南一种花草的名称,乐府用作曲调名,称《后庭花》。陈后主(叔宝)穷奢极欲,整日寻欢作乐,沉溺在淫词曼曲之中。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收录了陈后主填写的《玉树后庭花》歌词:“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末两句疑为后人所加。)表现了他们奢靡的生活和颓废的心态。

起句“台城六代竞豪华”,总写台城历史。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写道:“念往昔、繁华竞逐”,指出了六代政权运祚短促的根源所在,与刘禹锡可谓“异代同心”。

次句“结绮临春事最奢”,举出具体事例证明“六代竞豪华”。

第三句“万户千门成野草”是全诗唯一一句对眼前景象的描写。“成”字用得精彩,它是对眼前景象形成过程做历史的动态叙述。

结句指出根源在那“一曲后庭花”。刘禹锡严正指出,正是“一曲后庭花”,唱得宫廷糜烂,世风萎靡,唱得“万户千门”成了“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是一种绝对化的表达。这是诗的语言,而不是政论语言,绝不是把《后庭花》作为亡国的唯一原因。但是,“不是唯一原因”不等于“不是原因”,不等于“毫无关系”。犹如结绮、临春、望仙三座楼阁,说到底,楼阁而已,物质的建筑,何罪之有?可是,难道就可以为了统治者的个人享受,而不问社会、经济和人心的承受能力吗?

《玉树后庭花》已经不仅是一只淫靡的歌曲了,它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腐蚀人灵魂、消磨人意志的事物之象征了。

刘禹锡发出“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的宏论之后,引起诗人的普遍共鸣。比刘禹锡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泊秦淮》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已经把“后庭花”当作成语典故运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写道:“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可见《玉树后庭花》已经成为相对稳定的文学意象。后人提到“后庭花”这个文学意象的首创权,往往追溯到杜牧《泊秦淮》,认为是他首创。其实,如果追溯到更早的刘禹锡《台城》,我以为更恰当。这是刘禹锡对文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