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已至,我仿佛又看到了4年前开学典礼上那个忐忑但满怀憧憬的自己。那时,黄桂田校长以“自信、自律、自强”6字以及“作为学生,应该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为我们叩开学堂之门,锚定成长方向。我想以一名毕业生的视角,分享我们这四年的成长故事,以此回应六字之约。
从懵懂到笃行,我们一直在实践“自信、自律、自强”。黄校长说:“自信源于对知识的求索,自律成于对规则的坚守,自强始于对使命的担当。”母校为我们搭建了成长的阶梯,而我们在亲身实践中逐渐领会。
在这里,我们幸得与贤达相交,“自信”在学术对话中萌芽。有院士于讲堂带领我们进入物理世界,社科泰斗在雅集谈文明哲思,行业精英在实验室指导攻坚,文化遗产专家带我们田野考察中探文化脉络……这些跨学科的思想碰撞,让我们敢于在课堂上质疑权威、在学术论坛上发表见解。多元交流如星火,照亮我们从不同维度窥见知识广度,汲取奔赴未来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于时光淬炼中打磨心性,“自律”在日常雕琢中扎根。是“电动力学”课后每次小组作业的规范展示,是晨读英语学习里的单词打卡,是“文学作品精读”课上读书笔记的笔耕不辍,是实验室里操作流程的精度校准,是夜晚热闹操场上的运动健身……这些身边人身边事让我们懂得,自律就是把该做的事一件件坚持做好,在告别校园时,化作我们掌控人生的底气。
在这里,我们于青春征程中明晰方向,“自强”在使命担当中升华。是参观EAST“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时,见证“夸父逐日”科技壮举时的汹涌澎湃之情;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老师研究“卡脖子”难题时萌生的科技报国之志;是暑期乡村振兴实践中,与乡亲们并肩劳作时对“千万工程”的深刻体悟;是校园疫情“共克时艰”的日子里,快速到位的餐食供应和同学们音视频传来的守护团结之情……每个山大人都在以不同方式诠释着“自强报国”的内涵。这些浸润心灵的经历,让自强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脚踏实地的行动,激励我们以青春之力,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4年山大时光,学校为我们提供包容的土壤、创新的政策,在实践中探索真知,在试错中寻找方向。这份土壤不仅滋养着学物理的我们,更孕育着各学院学子的独特光芒,让我们把“自信、自律、自强”进行了具象化的实践。愿山大学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愿山大学子自信自强,弘扬山大精神,展现山大实力;也愿学子们心间铭记:我们的背后,永远有母校山西大学在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