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宿迁华夏建设集团 - 《华夏建工报》

宿迁义乌商贸城招商策略转型

——破局行业下行,激活现金流新引擎

2025-05-31     (0)

宿迁义乌商贸城空置率攀升,面临电商冲击、消费习惯转变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华夏集团需要采取多层次、差异化的招商策略革命性转型路径,降低对传统批发商户的依赖度,将招商目标扩展至新兴业态,推行"保底租金+营业额分成"的混合计租模式,构建共生型商业生态。

宿迁义乌商贸城作为区域商贸流通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受电商冲击、消费习惯转变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影响,空置率攀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商贸城大产权方的华夏集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与转型契机。

一、宿迁义乌商贸城现状与挑战深度剖析

宿迁义乌商贸城当前正经历着结构性调整阵痛。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商贸城整体空置率已突破30%警戒线,部分区域甚至高达40%,远超行业健康运营的阈值。深入分析背后原因,首要冲击来自电商平台的全面渗透——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已蚕食了传统批发市场40%以上的交易份额,拼多多、抖音电商等新兴渠道则进一步分流了零售端客流。

消费行为的代际变迁同样不容忽视。90后、00后商户更倾向"前店后仓"的轻资产模式,对长期租赁大面积铺位意愿显著降低。同时,采购方也逐步转向"小批量、多频次"的进货策略,与商贸城传统的大宗交易模式形成错配。

宏观经济层面,制造业PMI连续多月在荣枯线附近徘徊,直接影响上游原材料和工业品批发需求。而宿迁本地房地产行业的下行,也削弱了商贸城的产业支撑基础。

二、招商策略革命性转型路径

面对行业变局,亟需打破传统招商思维,构建多层次、差异化的招商生态系统。首要任务是客户结构战略性重构:降低对传统批发商户的依赖度,将招商目标扩展至电商供应链企业、直播电商选品中心、区域品牌体验店等新兴业态。

租金体系动态化改革势在必行。建议推行"保底租金+营业额分成"的混合计租模式,对优质创新业态可设置6-12个月的培育期减免政策。允许部分商户以服务抵扣租金,构建共生型商业生态。

商贸流通业的周期性调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决定企业命运的永远是对变化的应对能力。当务之急是将空置铺位从"负资产"转变为"创新试验田",通过招商策略的结构性改革,打开价值创造的新维度。

(王景)

声明:部分文章 ( 文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企业内部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