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要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黄河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黄河文化课题组所著的《中华文明视域下的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朴实的写作风格和科学的逻辑结构,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壮丽画卷。总体来看,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本书紧扣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核心主题,深入挖掘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时代价值。作者不仅关注黄河的自然地理变迁,更重视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通过对黄河文化的思想内涵、深远影响及其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进行深入阐释,深刻揭示了黄河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关键作用。这一主题思想贯穿全书,使得黄河文化的研究具有了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是学术严谨,行文生动活泼。本书在写作风格上严谨而不失生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在阐述黄河文化的生成、变迁和影响时,作者运用了大量史料和实例,使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同时,作者的语言表达生动流畅,避免了学术著作常见的晦涩难懂,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这种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极大拓宽了本书的受众群体,使得学术研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是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本书逻辑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从黄河的地理变迁到黄河文化的生成,再到黄河文化的深远影响和世界意义,最后聚焦于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全书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每一章节都紧扣主题,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黄河文化的全貌,从而更好地把握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
四是内容丰富,研究视野开阔。本书对黄河文化生成的条件、过程和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丰富了黄河文化的内涵。作者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黄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黄河文化形象。同时,作者还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升了黄河文化研究的格局。此外,本书还对中国共产党治理黄河的历程、举措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既为新时代黄河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展现了政治力量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视域下的黄河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它不仅深刻分析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还为如何更好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进而推进中华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视角。新时代背景下,本著作对于弘扬黄河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是一部值得广大普通读者细细品读的佳作,又是一部值得众多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的力作。(来源:大众日报2025年 5月11日,作者: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