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浙江财经大学 - 《浙江财经大学报》

孔飞燕Flying:用真心点亮课堂 以热爱诠释事业

作者:张秋丹    
2025-05-30     浏览(263)     (2)

本文介绍了Flying老师在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工作,她通过多元课堂、因材施教、亦师亦友的教学方式,助力学生成长。她创立了自媒体学习平台,分享校园美好瞬间,让许多微小的瞬间熠熠生辉。Flying老师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中,我校积极开展“三风”建设,始终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之校训,力求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浙财金生”。

强教必先强师,有好教风,才能培育出好学生。我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厚植躬耕,尽心尽力打造多元课堂;她幽默风趣,连珠妙语深得学子喜爱。她便是外国语学院优秀教师孔飞燕副教授,也是学生们口中的“Flying姐姐”。

寓教于乐 硬核内容成就优质课堂

走进Flying老师的大英课堂,就如同走进一所亚欧文化博览馆。从经典欧美电影到全球十大名校,从硅谷打工人文化到我国海上丝绸之路,Flying老师都会结合生活实际,融入当下热点话题和国家时事,绘声绘色地带着学生们领略不同文明的精神内核。

面对来自不同专业的八个平行班近400名学生,Flying观察到每个班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班风,由此,她灵活调整授课风格,并在课件中加入属于不同专业的知识元素。这样“横向”的因材施教与“纵向”的与时俱进,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专业性,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师生同心,互动积极;课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份美好在学生之间口耳相传,每到选课阶段,孔老师的课总是“一座难求”。

亦师亦友 对症下药助力学生成长

每当新学年开始,面对一群新的学生面孔时,Flying总会笑着请大家不要过多地以“老师”来称呼她。她乐于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生活趣事和人生感悟,也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和潜在需求。为防止教学保守僵化,她紧跟时代步伐,年年更新课件,许多热梗翻译总能引得全班爆笑连连;为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体验感,不论是视听素材还是课件的色彩搭配与字体调整,她都会精心设计。就Flying个人而言,她从不把大家仅仅视作为普通的学生群体,相比于巡逻式督学,她更喜欢和学生有眼神沟通。她补充道:因为我自己也在持续学习,所以希望师生间不要太有距离感,而是形成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

谈及当下大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Flying老师站在讲授公共基础课的角度上表示明显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的迷茫。她认为,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尽快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同时对各门课程进行相对清晰的定位,使学生明白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与之相对的,也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带有功利性,他们眼中的公共课实用性不强,缺乏短期效益,所以上课积极性也很低。如何中和以上两种心态呢?Flying身体力行,倡导用多元化的内容增添学科魅力,用师生间的精神连结为课堂赋能。“不要以过于现实的因素来驱动学生学习,而应在潜移默化中彼此促进。”Flying如是说。

贯注热情 真心诚意传递爱与温暖

学习时尚英语,传递家国情怀,Flying创立了FlyingWeekly双语电台和FlyingEnglish双语视频两个自媒体学习平台,并坚持发布优质内容。她在对不同领域的素材进行解读的同时弘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尽己所能传递正能量,收获了巨大的学习流量和较大的社会教育影响力。近日,Flying在小红书平台上分享的财大校园生活意外走红,她怀揣着育人的使命感,以对学校的爱为根基,悉心记录下教室窗外的美好春色、学生听课时的专注神情等。“我想如果作为老师都消极悲观的话,要怎么去引导大家呢?所以我始终希望能传达更多美的东西,过滤掉那些负面与阴霾。”Flying的语气温柔而坚定。

随着“三风”建设开展,我校推出教师“红榜”,作为登上过榜首的模范教师,Flying对这份鼓励与肯定心怀感谢,表示老师们并非因为红榜才去付出,同时她也说道:“红榜从多个维度关注不同老师的风格,优秀的老师很多,只是那一次刚好花落我家。”

对待学生,Flying总是捧出一颗炽热的真心,这份诚意足以使她的课堂保持高度抬头率;对待工作,Flying坚信“It’snotonlyajob”,她将事业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始终乐在其中。感谢Flying老师,她用真诚与热爱为我们的校园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让许多微小的瞬间都能够熠熠生辉。